《鹊桥仙 又叠前韵,柬林正郎陈大尹三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7 23:54:58

杨柳烟疏,芙蓉露冷,丹桂香风扑面。

池上芳尊向夕开,喜千里、故人相见。

金缕高歌,霓裳慢舞,宛转六么初遍。

何处清砧响更哀,都并作、秋声一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烟疏,芙蓉露冷,丹桂香风扑面。池上芳尊向夕开,喜千里故人相见。金缕高歌,霓裳慢舞,宛转六么初遍。何处清砧响更哀,都并作秋声一片。

白话文翻译

杨柳在烟雾中显得稀疏,芙蓉花上露水冰冷,丹桂的香风扑面而来。池边的花瓶在傍晚绽放,喜悦的是千里之外的故人再次相见。金缕的歌声高亢,霓裳的舞姿缓慢,宛如初次听到的六么乐曲。哪里传来的清砧声更显得哀伤,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都是秋天的哭诉。

注释

  • 杨柳烟疏:指杨柳在烟雾中显得稀疏,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芙蓉露冷:芙蓉花上有冷露,表现出早秋的寒意。
  • 丹桂香风:丹桂,指的是桂花,香风扑面,形容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 芳尊:指花瓶,盛开于夕阳之下。
  • 金缕高歌、霓裳慢舞:金缕衣和霓裳是古代华丽的衣服,表现出欢乐舞蹈的场景。
  • 六么:古乐曲名,形容音乐的婉转动听。
  • 清砧响:砧板声,形容切菜的声音,暗示生活的琐碎与哀愁。
  • 秋声一片:所有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秋天的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季良,号惺渔,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文、词、曲等多方面的成就闻名,尤其在诗词创作上,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鹊桥仙》是夏言在一次秋季聚会时写的,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与故人重逢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鹊桥仙》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情感。开篇的“杨柳烟疏,芙蓉露冷”以生动的意象呈现了秋天的清晨,杨柳在烟雾中显得稀疏,给人一种幽静而又冷清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对友人的思念和相聚,“喜千里故人相见”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音乐和舞蹈的描绘中,诗人运用了“金缕高歌,霓裳慢舞”,展现了欢快而又优雅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份轻松愉悦。最后,诗的尾声“何处清砧响更哀,都并作秋声一片”则将诗的氛围引向一种沉重的思考,生活的琐碎和秋天的凄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既有秋日的美景,又有友情的温暖,最后又引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柳烟疏:描绘了秋日晨雾中,杨柳显得稀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2. 芙蓉露冷:芙蓉花上沾着露水,展现出秋天的凉意。
  3. 丹桂香风扑面: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4. 池上芳尊向夕开:花瓶在夕阳的映照下绽放,意象生动。
  5. 喜千里故人相见:表达出重逢的喜悦,情感真挚。
  6. 金缕高歌,霓裳慢舞:描绘出轻松愉悦的音乐与舞蹈场景。
  7. 宛转六么初遍:音乐的美妙令人陶醉,仿佛是初次聆听。
  8. 何处清砧响更哀:清砧声让人感到生活的琐碎与哀伤。
  9. 都并作秋声一片:所有的声音合在一起,形成了秋天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如“金缕高歌,霓裳慢舞”,对称工整,具有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人与人之间的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欢愉与哀伤之间游走,展现了人生的复杂多样。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柔情与温婉。
  • 芙蓉:代表着清纯与美丽。
  • 丹桂: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友谊。
  • 秋声:暗示着人生的忧伤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缕高歌,霓裳慢舞”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友人的离别
    B. 音乐与舞蹈的欢快场景
    C. 秋天的自然景象
    答案: B

  2. “何处清砧响更哀”的意思是什么? A. 生活的琐碎与哀伤
    B. 友人的欢笑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六么”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曲
    C. 一种舞蹈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与秋天的感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兄弟情谊与人生无常之间反思。

诗词对比

  • 夏言 vs. 李清照
    • 夏言的《鹊桥仙》注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两者都在秋天这一主题上,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鉴赏》:对明代诗人的作品进行全面分析。
  • 《古代诗词通论》:探讨古代诗词的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