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
时间: 2025-01-19 22:43: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从天上来
冯尊师 〔元代〕
大道幽玄,似月满寒空,水湛深渊。
皎洁澄清,鉴物无私,端的此理难言。
问高人遥指,指落花飞絮翩翩。
草连天,叹黄花翠竹,何异真禅。
云山万重断续,更寂寥溪壑,冷浸石田。
雾锁松亭,风轻兰榭,时凭净几忘诠。
对虚堂潇洒,灰心性一味翛然。
与谁传,有瓶盂灯火,瓦鼎沉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深邃的哲理境界,似乎像明月照耀寒冷的天空,像清澈的水映照着深邃的渊底。其清澈的光辉照见万物,毫无私心,正因如此,这种道理难以言说。我向高人请教,他指向那些纷飞的落花和飘动的柳絮。草木连绵,令人叹息的黄花和翠竹,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禅意。云山层峦叠嶂,时断时续,更显得溪谷中的宁静和幽寂,冷冷地浸润着石田。雾气锁住松亭,微风轻拂兰亭,时常在静谧的几案上忘却一切。面对虚无的堂宇,洒脱自在,心中灰心却也一味地悠然自得。与谁分享这份宁静呢?只有那瓶盂上的灯火和瓦鼎上升起的沉烟。
注释
- 大道幽玄:指深奥的道理。
- 月满寒空:形容明亮而寒冷的夜空。
- 水湛深渊:水清澈而深邃。
- 鉴物无私:清澈的水能够照见物体,没有私心。
- 高人:指有高深见解的人。
- 落花飞絮:比喻时光流逝、事物的无常。
- 真禅:指真实的禅意,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 云山万重断续:形容山云的层次与变化。
- 冷浸石田:形容溪水冷冷地浸润着石田。
- 雾锁松亭:形容雾气笼罩松亭。
- 净几:指清净的几案,象征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尊师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诗人以自然为载体,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从天上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思索生命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诗的开头便引入了“大道幽玄”的主题,暗示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深刻道理。月亮与水的比喻,不仅描绘了自然的优美景象,更象征着理想与真实的对照。落花飞絮的意象,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幻,触动了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黄花翠竹”更是对自然与禅理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则呈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诗人在“虚堂潇洒”的自我反省中,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这种洒脱的态度,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诗的结尾以“与谁传”引发思考,表明这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不易被他人理解与分享,体现了孤独而又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道幽玄:指深奥而神秘的道理,暗示哲学的深度。
- 似月满寒空,水湛深渊:比喻清晰明亮的思想与深邃的内涵。
- 皎洁澄清:强调思想的纯净与清晰。
- 鉴物无私:表达一种客观的态度。
- 问高人遥指:寻求更高层次的理解与指引。
- 草连天:描绘自然的广袤。
- 叹黄花翠竹:感叹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理。
- 云山万重断续:表现自然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冷浸石田:描绘一种宁静的氛围。
- 雾锁松亭,风轻兰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环境。
- 灰心性一味翛然:在内心失落中追求宁静。
- 与谁传:反映内心的孤独与难以分享的智慧。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与情感。
- 如“月满寒空”、“水湛深渊”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工整,如“雾锁松亭,风轻兰榭”,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哲理的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明亮、清晰的思想与理想。
- 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智慧。
- 花:代表生命的无常与美好。
- 竹: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云山:表示自然的变化与辽阔。
- 亭:象征一种闲适、安宁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大道幽玄”中的“幽玄”指的是什么? A. 清晰的道理
B. 深奥的道理
C. 平淡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黄花翠竹”象征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真实的禅意
C. 生命的无常 -
“与谁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孤独
C.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情感更为沉重,而冯尊师的《春从天上来》则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探讨,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元代诗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