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海棠》
时间: 2025-01-06 12:14: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照水烟轻,堆云絮软,红袅漫天香雾。
淡染胭脂,妆罢倚栏人妒。
消宿酒晕上酡颜,对高烛梦萦花雨。
最怜他粉泪盈盈,当年不入少陵句。
东风欺鬓未觉,还老江南倦客,幽情谁赋。
门掩黄昏,空忆旧时眉妩。
伤寂寞寒锁芳魂,正冻条酿春无数。
待明岁笛里重逢,月华供醉语。
白话文翻译:
水面上雾气轻轻飘荡,像是柔软的云絮,红色的花香弥漫在空中。
轻轻地用胭脂淡淡地妆饰,倚着栏杆的群芳令人嫉妒。
宿醉的余韵映衬着酡颜,在烛光下,梦中萦绕着花雨。
最令人怜惜的是她的泪水盈盈,曾经的诗句未能入选少陵的作品。
东风轻抚,鬓发未觉老去,江南的倦客又是谁在赋诗。
门扉紧闭于黄昏时分,空自怀念旧日的眉妩。
伤感的寂寞锁住了芳魂,正酝酿着无数的春天。
期待明年在笛声中重逢,让月光来伴我醉语。
注释:
- 照水烟轻:水面上轻烟缭绕。
- 红袅漫天香雾:红色的花瓣香气弥漫四周。
- 淡染胭脂:轻轻涂抹胭脂。
- 少陵句:指王维的诗句,象征着高雅的文学。
- 东风欺鬓:春风轻拂,头发未觉衰老。
- 寒锁芳魂:寒冷的忧愁锁住了美好的灵魂。
- 月华供醉语:月光照耀下的醉人情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南雨,现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将传统的诗词手法与现代情感相结合,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和浓厚的情感打动读者。
创作背景:
《绮罗香 海棠》创作于当代,背景可能与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密切相关,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绮罗香 海棠》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几句,水面上的轻烟与云絮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诗中“红袅漫天香雾”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象征着花开时节的繁华与短暂,令人心醉神迷。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展现了人情的复杂与微妙,尤其是对“倚栏人妒”的描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嫉妒的情感。宿醉后的模糊与清醒,烛光下的梦境交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失落的故事。
在对往昔的追忆中,诗人提及“少陵句”,不仅是对文学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创作的反思。东风轻抚的描写中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江南倦客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一段期待重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情感上则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在对美好事物流逝时的惆怅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水烟轻,堆云絮软:描绘水面上轻烟与云朵柔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梦幻的氛围。
- 红袅漫天香雾:红色花瓣的香气弥漫,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 淡染胭脂,妆罢倚栏人妒:通过化妆的描写,表现出女性的美丽与他人的嫉妒。
- 消宿酒晕上酡颜:宿醉的余韵让人面颊微红,感受到生活的沉醉。
- 对高烛梦萦花雨:在烛光下,梦中涌现花雨的美丽景象。
- 最怜他粉泪盈盈:表达对女子泪水的怜惜,暗示情感的脆弱。
- 当年不入少陵句:借用王维的诗句,反思自己未能成名。
- 东风欺鬓未觉:东风轻抚,未觉老去的无奈。
- 还老江南倦客,幽情谁赋:感叹江南的倦客,孤独的情感谁人能赋。
- 门掩黄昏,空忆旧时眉妩:在黄昏时分,怀念旧日的美好。
- 伤寂寞寒锁芳魂:孤独与寒冷锁住了美丽的心灵。
- 正冻条酿春无数:春天的希望被寒冷冻结,产生无数的期待。
- 待明岁笛里重逢:期待明年在笛声中重逢,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 月华供醉语:月光下的醉人对话,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将花香与青春相联系,增强诗意。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感情,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消宿酒晕上酡颜”与“对高烛梦萦花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开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美好回忆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在美丽的自然与内心的孤独之间交织,展现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水烟:象征着轻松与梦幻,预示着美好的开始。
- 红袅:红色花朵象征着爱情的热烈与短暂。
- 胭脂: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青春。
- 高烛: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在黑暗中照亮梦想。
- 月华:象征着浪漫与思念,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袅漫天香雾”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雪景
B. 花香
C. 雨水
D. 霜冻 -
“东风欺鬓未觉”中“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
诗人对“少陵句”的提及主要是出于何种情感? A. 自豪
B. 醉意
C. 无奈
D. 期待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现对青春与爱情的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本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王维《相思》:同样探讨了爱情的思念与孤独,主题相近但风格不同。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现代诗人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