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恭祝钱仲联先生八秩双寿》
时间: 2025-01-04 08:48: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恭祝钱仲联先生八秩双寿
作者: 张珍怀 〔近代〕
秋高节近重阳候。新月如弓吟白叟。
盈门桃李颂南山,举世词林瞻北斗。
休云八十称耄耇。寿比彭铿年正茂。
等身著作九州传,戏彩双卮斟醴酒。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高空,重阳节即将来临。新月像弓一样挂在天空,吟唱着白发的老者。
桃李满门,歌颂南山的美好,举世都在词林中仰望北斗星。
不要说八十岁是耄耇(老年),他的寿命如彭铿一样正值壮年。
他的著作传遍九州,今天我们欢庆,双卮盛酒,斟满甘醇的美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候:指重阳节时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
- 吟白叟:吟唱的老者,白叟即白发老人。
- 桃李:象征学生和后代,通常用来表示教导有方,门庭若市。
- 耄耇:古代对老年的称谓,耄指八十岁以上的人,耇指年老。
- 彭铿:彭祖是古代有名的长寿者,象征长寿和健康。
- 等身著作:形容他的著作丰富,几乎可以与其身高相比。
- 双卮斟醴酒:双卮指两个酒杯,斟酒指倒酒的动作,醴酒是美酒。
典故解析:
- 彭祖:彭祖是上古时期的长寿人物,相传活了八百岁,常被用来象征长寿。
- 北斗:北斗七星是古代用来指引方向的星座,象征引领和崇高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珍怀,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精通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风格古朴典雅,擅长以诗歌祝寿、贺喜等。
创作背景: 此诗为祝贺钱仲联先生八十寿辰而作,表达对长者的敬意和祝福,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年长者的尊重与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玉楼春·恭祝钱仲联先生八秩双寿》以恭贺的口吻,呈现出对长者的深深敬意和祝福。开篇以“秋高节近重阳候”引入,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恰逢其时,给人以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美感。新月如弓的比喻,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秋景,也暗示着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希冀。
接下来的诗句中,桃李盈门象征着门庭若市,彰显了钱先生的德才与影响力。诗人用“举世词林瞻北斗”表达出对其学识的敬仰,北斗星在古代象征着方向与权威,意在突显钱先生在文坛上的地位。对“耄耇”一词的使用,虽是对年齡的称谓,但诗人却用“寿比彭铿”来否定这一传统观念,强调了钱先生的精神与才华依旧旺盛。
最后,诗人在描绘著作的丰厚与传世的成就时,运用“等身著作”和“戏彩双卮斟醴酒”的意象,传达出对钱先生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形式上平仄相对,词句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长寿的祝福与对智慧的崇敬,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高节近重阳候:秋天即将来临,重阳节的气息愈加浓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临近。
- 新月如弓吟白叟: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夜空,新月如同弓箭,咏唱着白发老者的故事,象征着老者的智慧与经历。
- 盈门桃李颂南山:桃李满门,表示子孙兴旺,颂扬南山,寓意长寿和德才兼备。
- 举世词林瞻北斗:词林中大家都仰望北斗,表现出对钱先生的尊敬与钦佩。
- 休云八十称耄耇:反驳对八十岁老人的传统称谓,表达对其活力的赞美。
- 寿比彭铿年正茂:把老人的寿命与彭祖相比,强调其生命力依旧旺盛。
- 等身著作九州传:形容著作丰富,声名远扬,影响到整个九州。
- 戏彩双卮斟醴酒:在庆祝的场合中,欢快地斟酒,表达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月比作弓,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夸张:如“等身著作”,夸张了诗人对钱先生才华的崇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钱仲联先生的祝寿,表达了对老年智慧、长寿和德才的敬仰与祝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长者的尊重,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高:象征清新和高远,寓意人生的成熟与丰盈。
-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桃李:象征桃李满门、后辈成才,体现父教子教的传承。
- 北斗:象征高尚与引领。
- 醴酒:象征庆祝与欢乐,寓意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祝寿
- C. 离别
-
“盈门桃李”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
- A. 水果
- B. 学生
- C. 花卉
-
“寿比彭铿”中的“彭铿”是指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位长寿者
- C. 一种植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寿歌》:同样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
- 《寿阳曲》:描写了对长者的尊重与祝福。
诗词对比:
- 对比张珍怀的《玉楼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都涉及重阳节,但前者更强调个人的成就与祝福,后者则强调亲情与思乡之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现代生活》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玉楼春·恭祝钱仲联先生八秩双寿》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