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屠隆 〔明代〕
西天西去指恒沙,
东海东头枣似瓜。
斜日乍明秋潦尽,
万人相送踏层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昙阳大师的场景。西边的天空指向无数的沙粒,东边的海面上,红枣像瓜一样丰硕。秋天的阳光斜斜地洒下,雨水已然退去,成千上万的人们相伴送行,踏着层叠的霞光。
注释:
- 恒沙:指数量极多的沙子,常用来比喻非常庞大的数目,源于佛教。
- 枣似瓜:形容红枣的丰硕与美好,具有夸张的修辞。
- 斜日乍明:意为斜斜的太阳突然照亮了大地,表现出秋天的明亮。
- 秋潦尽:秋天的雨水已经退去,象征着清爽的天气和万物复苏。
- 层霞:指天空中的云彩,象征着美丽的送别场景。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西天西去”与佛教文化相关,昙阳大师是佛教高僧,此处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送别。同时“恒沙”是佛教经典中常用的比喻,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广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屠隆,明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洒脱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送别昙阳大师时所作,表达对这位高僧的敬意与不舍。昙阳大师在当时宗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众人送行体现了对他的崇敬与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情感真挚而深沉。开篇以“西天西去”引入,展现了西方的辽阔与无尽,暗示着昙阳大师的精神追求与佛教的无量特质。接着“东海东头”对比,展现了自然的丰盈与生机,暗示昙阳大师的教导如同丰硕的果实,给人以启发与滋养。诗中“斜日乍明秋潦尽”描绘了秋日的清新与明亮,带来一种希望与新的开始。在送别时,成千上万的人共同踏着层层霞光而行,表现出对大师的敬重与留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真挚流露。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天西去指恒沙:西方的天空象征着无尽的追求,恒沙比喻大师的智慧广博。
- 东海东头枣似瓜:东海的富饶与硕果暗示着大师的教导丰厚,影响深远。
- 斜日乍明秋潦尽:描绘了一个清新的秋日,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
- 万人相送踏层霞: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送别时的盛况,表现出对大师的感激与敬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天与恒沙、东海与枣进行比喻,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昙阳大师的敬意与不舍,体现了人们对智慧和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西天:象征着无尽的追求与精神的归宿。
- 恒沙:象征着智慧的无量与深远。
- 东海:象征着丰盈与希望。
- 层霞:象征着美好的送别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天西去”象征什么? A. 追求与探索
B. 离去与别离
C. 丰富的果实 -
“东海东头枣似瓜”中的“枣”意指什么? A. 硕果累累
B. 秋天的气息
C. 人情的温暖 -
“万人相送踏层霞”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分离的悲伤
B. 对大师的敬仰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送别》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展望,而屠隆的这首诗则更加强调对大师的敬意和不舍。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深厚的人情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屠隆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