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山驾严装羽队分,
敕书先下玉晨君。
明知不比人间别,
亦自含凄望碧云。
白话文翻译:
我恭送昙阳大师,山上驾车装饰得如同羽队分开,
敕书早已先行传达给玉晨君。
明知这与人间的分别并无不同,
但心中仍然含有对碧云的凄凉眷恋。
注释:
- 山驾:山上供奉的神灵或高人所乘的车。
- 严装:严肃的装饰,形容车队的庄重。
- 羽队:比喻轻盈灵动的队伍。
- 敕书:皇帝或高位者所下的命令书。
- 玉晨君:指代神仙或高贵的人物,传说中的玉晨君是天帝的使者。
- 碧云:青蓝色的云,常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典故解析:
“玉晨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指代神仙或高贵的神明,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碧云”则常常与高远、清新、优雅的意象相联系,表现出对自然和理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屠隆(约1550-约1620),字子期,号逸轩,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因其作品多涉及佛教、道教等哲学思想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昙阳大师的过程中,反映了作者对高人及其超然思想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生离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昙阳大师的敬仰与依依惜别之情。开头的“山驾严装羽队分”展现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似乎大师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的别离,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用“敕书”暗示了对大师身份的认可和尊重,而“明知不比人间别”则体现了对这种离别的无奈与哲思,显示出对尘世的淡然和对灵界的向往。最后一句“亦自含凄望碧云”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逝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既有自然的景象,也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屠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驾严装羽队分:描绘了在山中庄重的仪仗队伍,给人一种神秘且威严的感觉。
- 敕书先下玉晨君:表明了高层的认可与尊重,暗示了昙阳大师的身份及其重要性。
- 明知不比人间别:表达了对于离别的哲学思考,虽然知道这是一种常态,但心中仍有不舍。
- 亦自含凄望碧云:将思念与自然结合,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送别的场景比作羽队,增加了诗的轻盈感和神秘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表现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使得自然景象仿佛也在倾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的超然与对高人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哲思,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与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高远、超脱的境界。
- 羽队:轻盈、自由,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
- 碧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晨君”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贵神明
C. 诗人自己
答案:B -
“山驾严装羽队分”中的“羽队”比喻的是: A. 轻盈灵动的队伍
B. 武装士兵
C. 车辆
答案:A -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理想与自然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屠隆的这首诗更注重哲思与内心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友谊的真挚与离别的痛苦。两首诗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屠隆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与哲学:屠隆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