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时间: 2025-01-04 08:43:19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白话文翻译:

荻草的嫩芽和竹笋一起生长,楝树的花也开了,但河豚和石首鱼却没有出现。 清晨,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海鲜的腥味,原来是你从海口贩运新鲜海鲜回来了。

注释:

  • 荻芽:荻草的嫩芽,春季生长。
  • 楝花:楝树的花,春季开花。
  • 河豚:一种海洋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而闻名,但含有毒素。
  • 石首:指石首鱼,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
  • 腥风:形容空气中弥漫的海鲜腥味。
  • 海口:指海港,这里特指贩运海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民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苏台竹枝词》是他的一组描写苏州地区风土人情的诗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地区春季的景象和海鲜市场的热闹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气息和商业活动的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季苏州的自然景色和海鲜市场的繁忙景象。首句通过对荻芽和楝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次句以“不见河豚石首来”表达了期待海鲜的情感。后两句则通过“早起腥风满城市”和“郎从海口贩鲜回”生动地描绘了海鲜市场的热闹和贩运海鲜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荻芽抽笋楝花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第二句:“不见河豚石首来”,表达了期待海鲜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海鲜的季节性。
  • 第三句:“早起腥风满城市”,通过嗅觉的描写,展现了海鲜市场的繁忙。
  • 第四句:“郎从海口贩鲜回”,具体描绘了贩运海鲜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荻芽抽笋”和“楝花开”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力。
  • 比喻:“腥风”比喻海鲜的气味,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季的自然景色和海鲜市场的繁忙,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的繁荣景象。

意象分析:

  • 荻芽、楝花:春天的象征,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河豚、石首:海鲜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美食的期待。
  • 腥风:市场的象征,展现了商业活动的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荻芽”和“楝花”分别是什么? A. 荻草的嫩芽,楝树的花 B. 荻草的花,楝树的嫩芽 C. 荻草的叶子,楝树的果实 D. 荻草的根,楝树的树皮

  2. 诗中的“腥风”指的是什么? A. 海鲜的气味 B. 春天的风 C. 城市的气味 D. 海风的气味

  3. 诗中的“郎从海口贩鲜回”描述了什么情景? A. 贩运海鲜的情景 B. 贩运水果的情景 C. 贩运蔬菜的情景 D. 贩运粮食的情景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竹枝词》系列,如《西湖竹枝词》等,同样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民俗。

诗词对比:

  • 与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但《渔歌子》更多地表现了渔民的生活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收录了杨维桢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内容的重要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元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元代诗歌的整体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