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道中寄霍西牛》
时间: 2025-01-01 18:45: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春道中寄霍西牛
作者: 成鹫 〔明代〕
熟道轻车何处僧,
风吹鹤发乱鬅鬙。
探奇选胜心先往,
带水沾泥愧未能。
身世飘零归社燕,
情怀泮涣涉春冰。
不周岩畔遥相忆,
借问同参记得曾。
白话文翻译:
在熟悉的小路上,轻车行驶到哪里去找那位高僧呢?
风吹拂着白鹤的白发,弄得它的鬓发凌乱不堪。
我心中早已向往着那奇妙的胜境,
却因带着泥水而感到羞愧未能前往。
身世如同浮萍,流离失所,归去的燕子都无法回归,
我的情怀如同春天的冰面,荡漾不定。
在不周山的岩畔,我遥远地想念着你,
借问道友,你是否记得我们曾经的相聚?
注释:
- 熟道:熟悉的小路。
- 轻车:轻便的车子,指代行驶的交通工具。
- 何处僧:指找寻的高僧究竟在哪里。
- 鹤发:白头,形容老年人的白发。
- 鬅鬙:发髻的样子,形容头发凌乱。
- 探奇选胜:寻找奇特的景致。
- 带水沾泥:形容行走中沾染了泥水,隐喻为身处困境。
- 身世飘零:形容身世不定、流离状态。
- 泮涣:春冰融化,象征情感波动。
- 不周岩:不周山,传说中的山名,象征遥远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成鹫(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孟夫,号鹤山,晚号千峰,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阳春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在旅途中怀念友人,感怀身世的漂泊与无常,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成鹫的《阳春道中寄霍西牛》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和个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第一联通过“熟道轻车”引入诗的情景,轻车行驶在熟悉的小路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盼。而随后的描写“风吹鹤发乱鬅鬙”,则通过自然的风景引发了诗人的内心感慨,展现了岁月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
诗的中段“探奇选胜心先往,带水沾泥愧未能”,流露出诗人想要体验人生奇观的渴望,但又因环境的束缚而感到羞愧,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后面的“身世飘零归社燕,情怀泮涣涉春冰”更是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推向深刻的层面,身世如浮萍般漂流,情感如春冰般脆弱,尽显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不周岩畔遥相忆,借问同参记得曾”,通过遥远的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期盼,相互间的情谊在岁月中愈加珍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熟道轻车何处僧:在熟悉的小路上,轻便的车子究竟去向何方,暗示寻找的目的。
- 风吹鹤发乱鬅鬙:风吹动了白鹤的白发,打乱了发髻,象征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无常。
- 探奇选胜心先往:内心早已向往那奇特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带水沾泥愧未能:沾染了泥水,感到羞愧,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和理想的无奈与自责。
- 身世飘零归社燕:身世如同流浪的燕子,无法归家,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
- 情怀泮涣涉春冰:情感如同春天的冰面,荡漾不定,象征不稳定的内心状态。
- 不周岩畔遥相忆:在不周山岩边,遥远地思念着,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思念的情感。
- 借问同参记得曾:希望对方能记得曾经的相聚,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怀泮涣”,将情感比作春冰,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如“风吹鹤发”,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身世飘零、情怀泮涣”,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展开,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哲理性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
- 鹤发:象征老年与智慧。
- 泥水:象征生活的困境与不如意。
- 不周岩:象征遥远的回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熟道轻车”意指什么? A. 诗人对未知的探索
B. 诗人熟悉的旅行路线
C. 诗人对友人的记忆 -
“带水沾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自豪
B. 羞愧
C. 快乐 -
诗中“不周岩畔”指代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地点
C. 远方的思念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成鹫的《阳春道中寄霍西牛》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后者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成鹫的诗则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