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平州节使完颜骠骑命作醮,索词》
时间: 2025-01-04 06:0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平州节使完颜骠骑命作醮,索词
作者: 王丹桂 〔元代〕
和气融融,日迟风软,艳阳物景相宜。
园林铺秀,桃李正芳菲。
燕语莺声斗巧,黄金嫩柳带低垂。
香风细,仙姿是日,分瑞向深闺。
神仪。
何秀发,温颜玉润,鹤态依稀。
志谦和慈惠,大善常持。
遐寿不须重祝,真元性自有仙期。
俗缘断,人间梦觉,还去宴瑶池。
白话文翻译
和煦的气息融洽温柔,阳光渐迟,微风轻柔,正是适合美景的日子。
园林中花草繁茂,桃花和李花都正盛开。
燕子和黄莺的声音在争着巧妙地鸣叫,金色的嫩柳轻轻垂下。
细细的香风中,今天的仙子,带着祥瑞的气息走入了深闺。
神态优雅。
她的秀发何其美丽,脸色温润如玉,宛如仙鹤般轻盈。
她的志向谦和而慈悲,经常做大善事。
长寿不需要多次祝愿,真正的本性自有仙缘。
世俗的缘分已断,人间的梦已醒,仍然可以去瑶池欢宴。
注释
- 和气融融:形容气氛温和融洽。
- 艳阳物景相宜:阳光明媚,万物的景象正合适。
- 燕语莺声斗巧:燕子与黄莺争相鸣叫,形容鸟声悦耳。
- 黄金嫩柳带低垂:嫩黄的柳树低垂,生机盎然。
- 香风细:细微的香风,形容环境的优美。
- 仙姿:仙女般的姿态。
- 真元性自有仙期:真正的本性自有其仙缘,强调内在的善良和纯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丹桂的诗歌通常以清雅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人物的优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诗中“宴瑶池”的意象,寓意着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优雅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诗的开头以“和气融融”引入,描绘了一个温暖、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接着,园林的美丽景象,桃李的芳菲,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
在描写中,诗人用“燕语莺声斗巧”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听到了鸟儿们的争鸣,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黄金嫩柳带低垂”,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希望。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仙姿”,描绘了一个仙女般的形象,象征着理想和美好。诗中提到的“志谦和慈惠”,不仅是对美好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最后的“俗缘断,人间梦觉”,则是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规范严谨,在内容上更是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和气融融,日迟风软,艳阳物景相宜:描绘了温暖的气候和美好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园林铺秀,桃李正芳菲:形象地展示了春天花园中桃李盛开的景象。
- 燕语莺声斗巧,黄金嫩柳带低垂:通过鸟鸣与柳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春日的生机。
- 香风细,仙姿是日,分瑞向深闺:展现了一个仙女般的形象,蕴含了祥瑞的气息。
- 神仪。何秀发,温颜玉润,鹤态依稀:细致描绘了仙女的优雅容貌,增加了诗的美感。
- 志谦和慈惠,大善常持:强调了高尚的品德与内涵。
- 遐寿不须重祝,真元性自有仙期:表达了对长寿与内在的追求,强调本性的美好。
- 俗缘断,人间梦觉,还去宴瑶池: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理想生活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姿”,将人物比作仙女,增强了美感。
- 拟人:燕子和黄莺的声音被赋予了“斗巧”的性格,生动形象。
- 对仗:如“志谦和慈惠,大善常持”,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象与理想人格,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和气:象征着温暖与和谐。
- 桃李: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燕语莺声: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黄金嫩柳:象征着青春与生命力。
- 仙姿: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
诗中提到的“仙姿”指的是?
- A. 一个美丽的女子
- B. 一位仙女
- C. 一种花
- D. 一种风景
-
诗中的“香风细”意指?
- A. 风很大
- B. 香味弥漫
- C. 风不重要
- D. 风很冷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丹桂《满庭芳》:描绘春天的优美,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孟浩然《春晓》: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对生活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