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秋遣》
时间: 2024-09-19 20:4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秋遣
作者:吴山 〔清代〕
归鸟休枝,夜虫鸣彻,小轩风过吹凉。
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
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
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携撙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
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
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
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白话文翻译
归来的鸟儿在树枝上歇息,夜晚的虫鸣声响彻,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爽。雨过天晴,天空明朗,诗人的思绪飘向了潇湘。秋天的色彩染遍了高大的树林,何处还能寻觅那淡淡的清香呢?在曲池边,绿叶与红花交错,隐约可见那瘦弱的莲房。携带着书卷闲游,虽然病骨羸弱,生活在贫困的乡村。感叹人生有多少,何况经历了这么多的沧桑。且把眉头舒展,领略一下那水色山光。心中烦恼,思念亲人,忧虑世事,别再装在心里。
注释
- 归鸟:归来的鸟。
- 休枝:在树上休息。
- 小轩:指小房子或小窗子。
- 潇湘:指湘江,常用作诗词中的意象。
- 曲池:指弯曲的池塘。
- 撙:节俭,节省。
- 支离:形容身体虚弱或精神恍惚。
- 沧桑:指世事变化,人生的艰难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山,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吴山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满庭芳 秋遣》写于秋季,诗人在这个季节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吴山的《满庭芳 秋遣》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同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思念。诗歌开始以归鸟和虫鸣的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秋夜氛围。而“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感悟,潇湘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接着,诗人通过“秋染重林瑟瑟”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肃杀,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忧伤。之后的“曲池畔,绿红层叠”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丰富与生命的交织。诗中的“携撙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更是将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抒发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且把双眉解放”作为结尾,暗示要放下心中的忧虑,欣赏眼前的自然美景。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一丝希望,彰显出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鸟休枝:描绘了归来的鸟儿在树上栖息的画面,传达出秋天的宁静。
- 夜虫鸣彻:夜晚虫子的鸣叫声响彻,增添了秋夜的氛围。
- 小轩风过吹凉:描述微风轻轻拂过小窗,带来一丝凉意,体现出秋季的特点。
- 雨晴天朗:雨后天气晴朗,象征着一种清新和新的开始。
- 诗思入潇湘:诗人的思绪飘向潇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 秋染重林瑟瑟:秋天的色彩渗透到树林中,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 更何处疏远清香: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何处还能找到清香。
- 曲池畔,绿红层叠:描绘曲池边绿叶红花交错的美丽景象。
- 依约瘦莲房:隐约可见的瘦弱莲花,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携撙闲吊月:携带书卷闲游,寓意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支离病骨,潦倒贫乡:描绘诗人身体虚弱与生活贫困的现实。
- 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感叹人生短暂,经历了许多磨难。
- 且把双眉解放:鼓励自己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 领略些,水色山光:欣赏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色。
- 衷肠事,思亲忧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社会的忧虑。
- 别作一囊装:劝自己不要再将烦恼深藏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晴天朗”,比喻心情的明朗与舒畅。
- 拟人:如“归鸟休枝”,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在悲伤中寻求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归鸟:象征归属与宁静。
- 夜虫:代表孤独与思乡之情。
- 潇湘:象征美好、理想的追求。
- 秋林:传达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曲池:象征生活的丰富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归鸟休枝”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
诗人提到的“潇湘”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
- B. 理想
- C. 自然美
- D. 乡愁
-
诗中“支离病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 A. 健康
- B. 病弱
- C. 快乐
- D. 富裕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对人生的感慨。
- 《山中问答》 by 王维:通过自然描绘表达隐逸的生活哲学。
诗词对比
吴山的《满庭芳 秋遣》与杜甫的《秋夕》在主题上都有对秋天的感悟,但吴山更倾向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与人生的无常。两者在意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前者透出一丝希望,后者则更显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