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望仙谷》

时间: 2025-01-14 23:12:32

清无车马尘,深洞百花春。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

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游望仙谷
清无车马尘,深洞百花春。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
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游览促使我来到望仙谷,
这里清静,没有车马的尘埃,
深洞里百花盛开,春意盎然。
鸡犬都怀疑吃到了仙药,
耕作和桑树似乎在躲避秦朝的统治。
登山的路上有采樵的人,
临水的地方有浣纱的女子。
如果能够无忧无虑,
我就可以搬家在这里安家。

注释:

  • 清无:清静,没有。
  • 车马尘:车马产生的尘土,形容嘈杂和繁忙的环境。
  • 鸡犬疑沾药:鸡犬都疑惑是否吃到了仙药,表示环境的宁静和超脱。
  • 耕桑似避秦:指耕作和桑树的生活方式,似乎在逃避秦朝的统治,隐喻历史的变迁。
  • 临水浣纱人:指在水边洗纱的女子,表现出生活的恬静与雅致。
  • 心无事:心中没有烦恼。
  • 移家便卜邻:搬家到这里,便可以寻找邻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嗣宗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由于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春游望仙谷》创作于唐代,正值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表达了对理想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尘世的逃避。

诗歌鉴赏:

《春游望仙谷》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诗作。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充满了田园的诗意。诗的开头“清无车马尘”,直接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环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深洞百花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也暗示出深邃而神秘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无限遐想。

诗中提到的“鸡犬疑沾药”,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灵都感受到一种仙境般的宁静与美好。此句不仅表现了宁静的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在“耕桑似避秦”中,诗人用历史的对比,表现出人们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逃避。

接下来的“登山采樵路”和“临水浣纱人”,则进一步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劳动与生活的朴素之美。最后两句“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更是将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无忧无虑生活的美好愿景,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家落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清新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优雅与清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无车马尘: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暗示远离城市的喧嚣。
  2. 深洞百花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美丽,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3. 鸡犬疑沾药:用动物的反应来表现环境的超脱,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4. 耕桑似避秦:历史的隐喻,表现了对过去苦难的逃避,渴望田园生活。
  5. 登山采樵路:描绘了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展示了劳动的美好。
  6. 临水浣纱人:增添了生活的细腻与柔和,体现出诗人的生活理想。
  7. 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愿意在此安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赋予鸡犬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鸡犬”与“耕桑”,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春游的过程中,表现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渴望,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意象分析:

  • 车马尘:象征喧嚣与繁忙的生活。
  • 百花春: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鸡犬:象征平凡生活中的乐趣。
  • 耕桑:象征田园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采樵浣纱: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嘈杂
    • B. 清幽
    • C. 灰暗
  2. “鸡犬疑沾药”中的“药”指的是什么?

    • A. 中药
    • B. 仙药
    • C. 农药
  3. 诗人希望在诗中寻求什么样的生活?

    • A. 喧嚣的城市生活
    • B. 安静的田园生活
    • C. 冒险的旅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具有相似的主题。
  • 孟浩然《春晓》:通过春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