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友至留宿》

时间: 2025-01-04 11:49:07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

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

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
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
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白话文翻译:

村子里少有客人,柴门常常不开。
忽然听见车马声,原来是老朋友来了。
正值风雨的傍晚,心中忧愁正浓。
希望你能留下来共度夜晚,尽情畅饮这杯酒。
人生能开怀大笑,又能有多少次呢?

注释:

  • 宾客:客人,访客。
  • 柴门:用柴禾搭建的门,通常指农村的家。
  • 车马:古代指代交通工具,这里暗指来访的客人。
  • 况值:正值,恰好是。
  • 愁心:忧愁的心情。
  • 且同宿:希望你能留下来一起过夜。
  • 尽此手中杯:尽情地喝这杯酒。
  • 人生开口笑:人生中能够开怀大笑的机会。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在“人生开口笑”中暗含着对人生苦短和珍惜欢乐时光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民间疾苦。白居易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友情、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喜友至留宿》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正值个人生活平淡、社会动荡之时。诗中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而珍贵的感悟。

诗歌鉴赏:

《喜友至留宿》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透过简朴的语言,流露出深厚的人情味。诗的开头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冷清,表现出村中缺少宾客的情景,反衬出朋友来访的珍贵。接着,诗人提到“风雨夕”,增添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氛围的沉重,使得来访的朋友显得格外珍贵。在这样的环境中,愁绪也随之而来,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油然而生。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一句,展现了白居易对朋友的热情款待和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诗的最后一句“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更是引人深思,提醒人们在短暂的人生中,应珍惜能够开怀大笑的时刻。这种对人生短暂与欢乐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温情,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村中少宾客:描绘了村庄的寂静,暗示人际关系的疏离。
  2. 柴门多不开:柴门的闭合象征着社交的冷清。
  3. 忽闻车马至:突如其来的车马声引入了故事的转折点。
  4. 云是故人来:故人的到来带来了喜悦和期待。
  5. 况值风雨夕:风雨的傍晚增添了情感的层次,忧愁伴随着来访的欢乐。
  6. 愁心正悠哉: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外界的欢乐形成了对比。
  7. 愿君且同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希望共同度过这个夜晚。
  8. 尽此手中杯:强调了对当前欢乐时光的珍惜。
  9.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回顾人生的欢乐时光,感叹其短暂。

修辞手法:

  • 对比:村中冷清与故人来访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风雨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排比:诗句结构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友情的重要性和人生的短暂,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应珍惜与朋友共度的欢聚时光,反映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村庄:象征宁静与孤独。
  • 车马:代表友情与社交的温暖。
  • 风雨:象征人生的苦难与挑战。
  • 酒杯:代表欢乐与团聚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村中少宾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热闹
    C. 快乐
    答案:A

  2. “愿君且同宿”中“宿”指的是什么? A. 旅途
    B. 住宿
    C. 朋友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旨在表达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短暂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聚会的珍惜,但更强调家庭情感的温暖,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朋友之间的相聚与欢乐。两首诗都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珍贵的情感,但表达方式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