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邹判官往陈留》

时间: 2025-01-08 02:05:51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意思解释

送邹判官往陈留

原文展示: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白话文翻译:

齐国和宋国的土地令人伤心,这几年频繁发生战争。
女子停下在襄邑织布,农民在汶阳荒废了耕作。
国家的使者乘坐着轿子离去,各诸侯纷纷前来迎接。
深厚的仁德承载着君子,轻薄的赋税怜恤着百姓。
火灾在原野上仍然炽热,波涛在海上依旧翻滚。
应该将安定与否的道理,问一问鲁国的那些读书人。

注释:

  • 齐宋:指齐国和宋国,古代中国的两个诸侯国。
  • 襄邑: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 :织布用的工具。
  • 汶阳:古地名,今为山东一带。
  • 国使:国家派出的使者。
  • :轿子或车子。
  • 诸侯: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地方领主。
  • 深仁:深厚的仁德。
  • 荷君子:承载君子的品德。
  • 薄赋:轻薄的赋税。
  • 黎甿:黎民百姓。
  • 火燎原:比喻战乱带来的灾难。
  • 波摇海未平:比喻局势仍然动荡不安。
  • 否泰理:安定与否的道理。
  • 鲁诸生:鲁国的读书人,指那些有学问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字叔夜,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时值国家动乱之际,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社会现状,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诗歌鉴赏:

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战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开篇便提到“齐宋伤心地”,直指战争的惨痛,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接着,通过描绘“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的情景,展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直接影响,女性的织布和农民的耕作都停滞不前。这种对比中蕴藏着对和平的渴望。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则反映出政治上的混乱与官僚的形式化,虽然有使者出行,却未能真正解决民生困苦。随后的“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期望有仁德的君子能够关心和帮助百姓。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持续灾害,暗喻社会动荡不安。最后一句“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则是对未来的思考,透过询问有学识的读书人来寻找解决之道,表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理智的重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对生活的直接影响,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齐宋伤心地”:点明背景,表达对战乱土地的悲痛。
    • “频年此用兵”:强调战争的频繁与持久。
    • “女停襄邑杼”:描绘女性的生活受到战争的干扰。
    • “农废汶阳耕”:反映农业生产的停滞。
    • “国使乘轺去”:国使出行的场景,暗示政治活动的表面繁荣。
    • “诸侯拥节迎”:诸侯的迎接,显示形式上的尊重与混乱。
    • “深仁荷君子”:理想中的统治者,具有人格魅力。
    • “薄赋恤黎甿”:希望赋税轻,百姓能得到安抚。
    • “火燎原犹热”:战争的持续带来的伤害。
    • “波摇海未平”:比喻社会局势的不安宁。
    • “应将否泰理”:对未来安定的追问。
    • “一问鲁诸生”:寄希望于读书人的智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火燎原”与“波摇海”来形象地描绘战争的影响。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加强语气,增强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与对百姓苦难的关切,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强调了知识与理智在治国安民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伤心地:象征着被战火摧毁的家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女停杼:象征家庭与传统的破碎,反映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 农废耕:代表着失去的生计与希望,暗示了国民的困境。
  • :分别象征了战争的毁灭性与社会动荡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国家是哪些?

    • A. 齐国和宋国
    • B. 周国和秦国
    • C. 汉国和唐国
    • D. 魏国和蜀国
  2. “女停襄邑杼”中“杼”的意思是什么?

    • A. 织布工具
    • B. 农具
    • C. 兵器
    • D. 交通工具
  3. 诗中提到的“鲁诸生”指的是哪类人?

    • A. 战士
    • B. 农民
    • C. 读书人
    • D. 商人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未来的思考。
  • 《静夜思》 by 李白:虽主题不同,但也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继《送邹判官往陈留》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但张继更侧重于政治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家国沦陷的悲痛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