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忠楼》

时间: 2025-01-01 15:49:05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盟忠楼 戚继光 〔明代〕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

白话文翻译:

在极高的山顶上建造了一座高阁,其雄伟的规模壮大了北门的气势。 侧身望去可以看到辽阔的海域,抬头则仿佛能触及天宫的大门。 我决心像前贤那样坚定不移,感恩于国家的恩典。 我郑重地告诫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辜负了我们的誓言。

注释:

  • 绝顶:极高的山顶。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雄规:雄伟的规模。
  • 北门:指北方的重要门户。
  • 辽海:指辽阔的海域。
  • 天阍:天宫的大门,比喻极高的地方。
  • 击楫:比喻决心坚定,如击水前进。
  • 前贤:前代的贤人。
  • 裁襟:比喻接受国家的恩典。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叮咛:郑重地告诫。
  • 二三子:指年轻人。
  • 毋负:不要辜负。
  • 盟言: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其军事生涯和忠诚报国的情怀。《盟忠楼》这首诗体现了戚继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后辈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戚继光视察或驻守北方边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忠诚报国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阁的雄伟和辽阔的海域,展现了戚继光的豪迈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的“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表达了诗人决心效仿前贤,感恩国家的培养。最后两句“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则是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辜负了前辈的誓言和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描绘了高阁的雄伟,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边防的坚固。
  •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通过辽阔的海域和极高的天宫大门,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表达了诗人决心效仿前贤,感恩国家的培养。
  •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辜负了前辈的誓言和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击楫”比喻决心坚定,“天阍”比喻极高的地方。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忠诚报国的精神。

意象分析:

  • 高阁:象征国家的强盛和边防的坚固。
  • 辽海:象征辽阔的边疆和国家的边防。
  • 天阍:象征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击楫”比喻什么? A. 决心坚定 B. 航海 C. 战斗 答案:A

  2. 诗中的“天阍”比喻什么? A. 极高的地方 B. 天宫的大门 C. 天空 答案:B

  3. 诗中的“二三子”指什么? A. 年轻人 B. 朋友 C. 学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戚继光的其他诗作,如《出塞》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军事生涯和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与同时代的其他边塞诗人的作品对比,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在表达边疆情怀和忠诚报国主题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戚继光诗集》:收录了戚继光的主要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明代边塞诗研究》:研究明代边塞诗的专著,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