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时间: 2025-01-16 22:22:59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白话文翻译:

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明亮的月光令人感到孤独的忧愁。
我暂时收起手中的弓和曲子,转而与扇子一起欣赏这团圆的景象。
雾气洗净了清辉,让我感到苦涩;微风吹动着纯白的影子,让我感到寒冷。
我的罗衣在月光下映照着,顿时使我感受到离别的苦楚。

注释:

  • 明月:指的是月亮,象征着清明、孤独和思乡之情。
  • 高秋迥:高远的秋天,表示季节的变化和凄凉的气氛。
  • 愁人:指忧愁的人,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 暂将弓并曲:暂时把弓和曲子收起来,象征着放下手中的事物,专注于此刻的情感。
  • 雾濯清辉:雾气洗净了月光,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 罗衣:轻薄的衣服,象征着诗人的脆弱和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月夜和思念之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常用于表达孤独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审言(约 645-708),唐代诗人,字允言,号少陵,出生于江苏扬州。他以五言诗和律诗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明丽。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的月夜,正值离别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杜审言的《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月光和自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了秋天夜晚那种清冷的孤独感,月亮的明亮与人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感同身受。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试图享受这孤独的美好,但雾气和微风的描绘又让人感到一丝苦涩与寒意,暗示着内心的苦楚并未消散。最后两句“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则是情感的高潮,衣服在月光下的映照不仅是对自身形象的反思,更是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验,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高秋迥:秋天的夜空高远,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2. 愁人独夜看:孤独的人在夜里看着明月,表达出强烈的孤寂感和忧伤的情绪。
  3. 暂将弓并曲:此句呈现出诗人暂时放下武器与艺术,象征着他此刻的心境与情感的转变。
  4. 翻与扇俱团:诗人用扇子与月光共同欣赏,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5. 雾濯清辉苦:雾气让清辉变得苦涩,彰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
  6. 风飘素影寒:风吹起了白色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气氛,进一步增强了孤独的感觉。
  7. 罗衣一此鉴:在月光下,轻薄的衣服成了自我反省的镜子,暗示着诗人的脆弱与无助。
  8. 顿使别离难:瞬间唤起对离别的难以承受,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对比:明亮的月光与愁苦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月亮、雾、风、衣服等意象交织,构成了诗的情景,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拟人:雾气与风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明月、孤独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浓厚的抒情基调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常用于表达离愁。
  2. :季节转变,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遮蔽与模糊,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4. :动荡与不安,象征内心的波动与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离别的难受?
    • A. 雾
    • B. 风
    • C. 罗衣
    • D. 明月
  3. 诗中提到的“愁人”是指?
    • A. 快乐的人
    • B. 忧愁的人
    • C. 生气的人
    • D. 忙碌的人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审言与王维的诗歌都常常描绘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杜审言的诗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抒发,而王维则常通过自然景象来隐喻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审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