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时间: 2025-01-06 15:06: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怅望慈恩三月尽,
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
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
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
尽在愁人鬓发间。
白话文翻译
怅望着慈恩寺,三月已经结束,
紫桐花瓣纷纷落下,鸟儿在低声鸣叫。
我虽然知道曲水流觞的春天令人怀念,
但可惜我在长沙的老朋友仍未归来。
赤岭的猿声催促着我白发的到来,
黄茅草的瘴气让我面色苍白。
谁说南国没有霜雪?
愁苦全在愁人的鬓发之中。
注释
- 怅望:怅惘地望着,心中感到失落。
- 慈恩寺:唐代著名寺庙,位于长安,白居易对其有深厚的感情。
- 紫桐:指紫色的梧桐树,花落象征时光流逝。
- 曲水:指流水曲折的地方,常用于文人雅集之地。
- 长沙:地名,白居易的故乡。
- 赤岭:指赤岭山,猿声喧闹,象征孤独的心情。
- 黄茅:指长满瘴气的草地,代表南国潮湿的环境。
- 霜雪:象征寒冷与凋零,指忧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生平经历丰富,曾任多种官职,诗风多元,涉及爱情、乡愁、社会问题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长安与友人相忆,感慨时光流逝与相思之情。三月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他却因友人未归而感到惆怅,诗中浓厚的乡愁和对人生的思考显得尤为动人。
诗歌鉴赏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暗示着友人的离去与时光的无情。紫桐花的凋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诚知曲水春相忆”,这里的“曲水”不仅是对美好春日的怀念,更是对旧时光的追忆,表现了他对过往友谊的珍视。然而“其奈长沙老未还”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的无奈,友人的不归让这份思念显得更加沉重。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两句,通过猿声的催促与瘴气的影响,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人容颜的改变,映射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更是点睛之笔,诗人以“霜雪”象征愁苦,表达了南国虽无严寒,却因心中的忧愁而显得苍白无力,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望慈恩三月尽:诗人怅惘地望着慈恩寺,感叹三月的结束,暗示着春天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紫桐花落鸟关关:紫桐花瓣纷纷落下,鸟儿在低声鸣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诚知曲水春相忆:虽然知道曲水流觞的春天令人怀念,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 其奈长沙老未还:但可惜在长沙的朋友仍未归来,增添了思念的愁苦。
- 赤岭猿声催白首:赤岭的猿声催促着诗人白发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黄茅瘴色换朱颜:黄茅草的瘴气使得诗人的容颜变得苍白,暗示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
- 谁言南国无霜雪:反问谁说南国没有霜雪,实际上愁苦的状态使得人心如同严寒。
- 尽在愁人鬓发间:愁苦全在愁人的鬓发之中,强调了内心的忧愁与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雪”比喻为愁苦的象征,生动地表现出内心的感受。
- 拟人:通过猿声与花落的描写,使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白居易深刻地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他对生命和友情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桐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曲水:代表着往日的美好回忆。
- 赤岭猿声:象征孤独与时光的催促。
- 黄茅瘴色:代表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愁苦。
- 霜雪:比喻愁苦与岁月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慈恩寺”位于哪个城市?
- A) 长沙
- B) 长安
- C) 杭州
- D) 洛阳
-
“紫桐花落鸟关关”中,“关关”形容的是?
- A) 鸟鸣声
- B) 花落声
- C) 风声
- D) 水流声
-
“谁言南国无霜雪”中的“霜雪”象征什么?
- A) 天气寒冷
- B) 内心的愁苦
- C) 生活的美好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长安
- A) 鸟鸣声
- B) 内心的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白居易的诗风更为通俗易懂,注重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悲剧性。白居易的《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白居易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