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
时间: 2025-01-04 07:3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 作者: 山主 〔元代〕
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
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值难逢应称圣号,他心慧眼痴知。
焚香礼念降灵威。神通如电,
白话文翻译:
四个愿望深远而广泛地传授教义,心中怀有喜乐和慈悲。
愿把众生从痛苦的河流和大海中救渡,帮助他们脱离迷惑。
水与生灭之间,彼岸的菩提境界已经达成。
在这难得的时刻,应该称颂圣号,他人用智慧的眼光洞察无知。
焚香礼拜,祈求降临灵的威力,神通如同电光闪烁。
注释:
- 四愿: 指佛教中的四个愿望,通常是指愿众生得度、愿众生幸福、愿众生觉悟、愿众生成佛。
- 弘深: 深广的教义。
- 喜舍: 喜悦与布施。
- 慈悲: 指对众生的同情和关爱。
- 爱河苦海: 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与迷惑。
- 菩提: 指觉悟或成佛的境界。
- 圣号: 指佛、菩萨等的名号。
- 焚香礼念: 表示对神灵的敬仰与祈祷。
典故解析:
- 菩提: 源于梵文“Bodhi”,意为觉悟,是佛教用语,指觉悟的境界或状态。
- 神通如电: 形容佛教中高人所具有的超凡能力,能迅速而有效地帮助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山主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作品多为表达佛教思想的词作。其作品常常强调慈悲和救度的理念,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代佛教教义传播盛行的时期,诗人以其深厚的佛教修为和对众生的关怀,表达了对教义的推崇和对众生的祝福。
诗歌鉴赏:
《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是一首充满佛教思想的诗词,诗人通过深刻的愿望表达了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开篇的“四愿”不仅是对教义的总结,也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提到的“爱河苦海”象征着人生的苦难与烦恼,而“水离生灭”则是对生死轮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焚香与礼念的动作,展示了对灵性力量的崇敬,表达了对神的信仰与依赖。最后的“神通如电”则以形象的比喻将佛教的超凡神力具体化,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修行体验,也有对众生的关怀,体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宗教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愿弘深垂教纲: 诗人提出四个愿望,强调教义的深远与广泛。
- 心怀喜舍慈悲: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慈悲情怀。
- 爱河苦海度群迷: 描述了人们在苦难中挣扎,表达了愿意帮助他们的愿望。
- 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反映了对生死的理解与追求觉悟的决心。
- 值难逢应称圣号: 强调在难得的机缘中应当赞美佛号。
- 他心慧眼痴知: 说明他人的智慧与无知的对比。
- 焚香礼念降灵威: 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与祈祷之心。
- 神通如电: 比喻超凡的灵力,瞬间帮助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 “爱河苦海”比喻生活中的痛苦。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展现语言的美感。
- 排比: 通过多个愿望的列举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四个愿望表达对众生的关怀与救度,呼唤人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信仰,强调慈悲、觉悟与灵性力量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愿: 象征佛教的教义与理想。
- 苦海: 代表人生的苦难与困惑。
- 菩提: 象征觉悟与解脱。
- 焚香: 代表敬仰与祈祷的仪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愿”主要是指什么?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众生的祝福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
“爱河苦海”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快乐
B. 生活的痛苦
C. 自然的风光
D. 个人的成就 -
诗中提到的“神通如电”是形容什么? A. 人的智慧
B. 神灵的超凡能力
C. 自然现象
D. 个人的努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
- 《无量寿经》
诗词对比:
- 元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强调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与山主的佛教思想形成对比。
- 唐代:《静夜思》李白,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