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04 08:1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顾随
飘忽断云来去,消磨白日阴晴。
竹梢露滴乱虫鸣。
银河生淡雾,黄月幂中庭。
无酒还成无寐,闲阶犹自闲行。
遥天一点见孤星。
不知人世改,仍作旧时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飘忽不定的云彩在天空中来去,白天的阴晴变化也在悄然流逝。竹梢上露水滴落,伴随着虫鸣声,仿佛是夏夜的轻快乐章。银河在淡淡的雾霭中显现,黄昏的月光撒在庭院中。虽然没有酒饮,仍然难以入眠,闲步在台阶上,感受着惬意。遥远的天空中,仅能看到一颗孤星。人世间的变化我并不知晓,但我依然感受着往日的明亮。
注释:
- 飘忽:形容云彩变化不定,来去无踪。
- 消磨:消逝、流逝。
- 阴晴:天色的变化,阴天与晴天。
- 露滴:指竹梢上的露水滴落。
- 虫鸣:虫子叫的声音。
- 银河:指夜空中的星河。
- 黄月:指黄昏或清晨的月亮。
- 无酒还成无寐:没有酒也难以入睡。
- 犹自闲行:仍然悠闲地走动。
- 孤星:指夜空中独自闪烁的星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银河”与“孤星”均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银河象征着浩渺的宇宙和无尽的时光,而孤星则往往被用来表达孤独和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892-1985),字德明,江苏吴江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常常借景抒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云彩、露水、虫鸣、银河、孤星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色,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尽管世事纷扰,但内心却能保持一份从容与安宁。诗中的“无酒还成无寐”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尽管没有酒相伴,依然可以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最后一句“不知人世改,仍作旧时明”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尽管世事变迁,内心的明亮与清晰依然存在。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更在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飘忽断云来去:描绘了云彩在空中变化的状态,给人一种随意和轻灵的感觉。
- 消磨白日阴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白天的变化被描绘得很细腻。
- 竹梢露滴乱虫鸣: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呈现出夏夜的生机。
- 银河生淡雾:银河在雾霭中显得朦胧,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黄月幂中庭:黄月的光辉洒在庭院,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无酒还成无寐:没有酒的陪伴,依然难以入眠,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闲阶犹自闲行:在闲暇的时光中漫步,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遥天一点见孤星:孤星的出现,象征着思考和孤独。
- 不知人世改,仍作旧时明:尽管人世间发生了变化,内心的明亮却依然如故。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彩的“飘忽”与白天的“阴晴”形成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
- 拟人:露水“滴落”与虫鸣声的描写,使自然景物富有生命。
- 对仗:如“无酒还成无寐,闲阶犹自闲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以及在纷扰世事中保持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变幻与不定,代表着人生的无常。
- 露水:象征生命之美与短暂,反映出诗人的细腻观察。
- 虫鸣: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银河:象征浩瀚与深邃,代表诗人对宇宙的思考。
- 孤星:象征孤独与思考,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星”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孤独与思考
C. 友情
D. 事业成功 -
诗中提到的“无酒还成无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享受生活
B. 孤独与失落
C. 对酒的依赖
D. 对友谊的渴望 -
诗中“飘忽断云”给人的感觉是?
A. 稳定与安宁
B. 变化与无常
C. 清晰与明亮
D. 喧闹与繁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意境,但更多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 《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情感基调与《临江仙》相似,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顾随诗词集》
- 《近现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