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惠君携两儿归长沙,寄泊无所,书此慰之》

时间: 2025-01-14 23:40:53

二十年来尘影,而今回忆都难。

天崩地坼海涛翻。

与君俱过却,何遇不心安。

我愧山公豪纵,君如陶令贞艰。

差池无处寄修椽。

蓬蒿三亩宅,难似得江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惠君携两儿归长沙,寄泊无所,书此慰之
作者:刘永济 〔清代〕

二十年来尘影,而今回忆都难。
天崩地坼海涛翻。
与君俱过却,何遇不心安。
我愧山公豪纵,君如陶令贞艰。
差池无处寄修椽。
蓬蒿三亩宅,难似得江山。


白话文翻译:

这二十年来的尘世经历,如今回想起来都觉得艰难。
天地崩裂,海浪翻滚。
与君一同经历过这些,又何曾心安理得。
我愧疚于山公的豪放,而你如陶渊明般的坚贞。
无处可寄托我的心愿。
那三亩的蓬蒿小宅,远比得上这江山。


注释:

字词注释:

  • 尘影:指过去的生活经历或世俗的纷扰。
  • 天崩地坼:形容景象的极度动荡,天与地仿佛要崩裂。
  • 心安:内心平静安宁。
  • 山公:指陶渊明,因其隐逸的生活而被称为山公。
  • 陶令:陶渊明的别称,代表着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志向。
  • 修椽:指修缮房屋,寓意对生活的追求与希望。
  • 蓬蒿:形容杂草丛生,寓意贫困的居所。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著称,代表了士人的理想。
  • 山公: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象征着高洁、坚贞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梦阮,号湘江,主要以词和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永济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刘永济在思念友人时的倾诉之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开篇的“二十年来尘影”暗示了经历的丰富与沉淀,随后“天崩地坼海涛翻”则将这一经历的艰辛和动荡表露无遗。诗人在面对这些回忆时,尽管感到心安理得,却又心生愧疚,显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诗中提到的“我愧山公豪纵,君如陶令贞艰”,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也隐含了自我否定,似乎在对比中更显得自愧不如。最后以“蓬蒿三亩宅,难似得江山”作结,既是对自己居所的无奈,也暗含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友人的期望,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诗人气质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十年来尘影:回忆过去的二十年,经历了许多世俗的纷扰。
  2. 而今回忆都难:现在回想起来,往事显得格外艰难。
  3. 天崩地坼海涛翻:描绘人生中的大风大浪,象征着困境和挑战。
  4. 与君俱过却,何遇不心安:与朋友共同经历过这一切,却难以安心。
  5. 我愧山公豪纵:对比陶渊明的豪放,表示自愧不如。
  6. 君如陶令贞艰:赞美朋友如陶渊明般的坚贞与执着。
  7. 差池无处寄修椽: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无处寄托。
  8. 蓬蒿三亩宅,难似得江山:小宅子与美好理想的对比,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天崩地坼”比喻人生的艰辛。
  • 对仗:如“山公豪纵,陶令贞艰”展现了对比的修辞效果。
  • 排比:整首诗的句式构成有助于情感的层层递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影:人生经历的象征,包含了过往的苦涩。
  • 海涛:象征波动的人生经历。
  • 山公与陶令:象征理想的隐士生活,代表着高洁与坚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山公”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天崩地坼”形容的是哪种情境?

    • A. 内心的安宁
    • B. 人生的动荡
    • C. 自然的美好
    • D. 友谊的坚固
  3. “蓬蒿三亩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生活的满足
    • B.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 李白《静夜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刘永济的思友之情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陶渊明研究》
  • 《刘永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