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峡江楼赠林六长》
时间: 2025-01-06 13:3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诸城边钓鳌客,吞尽五湖兼七泽。手招江月坐冰壶,眉宇尝浮秋水碧。自言家住在金崎,百尺高楼倚钓矶。散帙翻嫌空翠湿,开帘闲放白云飞。烟汀竹岛争回转,三点神山望中远。问津时有泛花人,唤渡遥惊隔秋犬。予亦曾营海上山,因君飞梦度江还。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
白话文翻译:
在无诸城边垂钓的客人,尽享五湖与七泽的美景。手招江面上的月光,坐在冰壶旁,眉宇间时常浮现秋水的碧蓝。我自言家住在金崎,百尺高楼依靠在钓鱼矶上。散开书卷,翻看时总觉得空翠的景色湿润,开窗闲看白云飘飞。烟雾弥漫的沙洲和竹岛,争相回旋,远望三座神山显得遥远。问船渡口时,有人泛舟赏花,呼唤渡船时远远惊动了秋犬。我也曾经营海上的山,因你飞扬的梦而回到江边。何时能在烟雨中,与你长啸,采摘芳兰呢?
注释:
- 无诸:指的是无诸城,地名。
- 鳌客:指钓鱼者。
- 吞尽:形容资源丰富,尽情享受。
- 江月:江上的月亮。
- 金崎:地名,诗人自称的居住地。
- 百尺高楼:高高的楼房。
- 钓矶:钓鱼的矶石。
- 散帙:散开书卷。
- 烟汀:烟雾弥漫的沙洲。
- 问津:询问渡口。
- 泛花人:指在水面上划船采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云龙,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李云龙游览峡江楼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峡江楼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开头两句通过“钓鳌客”和“吞尽五湖兼七泽”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接着,诗人用“手招江月坐冰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闲适和超脱的生活态度,仿佛他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诗意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画面感,如“烟汀竹岛争回转”和“三点神山望中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诗中描写的“问津时有泛花人”和“唤渡遥惊隔秋犬”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诗人不仅是在抒发个人情感,也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最后两句“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诸城边钓鳌客:描绘钓鱼者在无诸城边静谧的生活。
- 吞尽五湖兼七泽:表现大自然的美好与丰饶。
- 手招江月坐冰壶:诗人闲坐,感受江上的月光。
- 眉宇尝浮秋水碧:神情中透露出对秋水的喜爱。
- 自言家住在金崎:自述居所,表达归属感。
- 百尺高楼倚钓矶:强调诗人高处的视野与心境。
- 散帙翻嫌空翠湿:闲适中对自然的细腻体验。
- 开帘闲放白云飞:诗人放下烦恼,享受云朵的飘逸。
- 烟汀竹岛争回转:描绘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
- 三点神山望中远:远山的神秘与遥远。
- 问津时有泛花人:生活的气息,人与自然的和谐。
- 唤渡遥惊隔秋犬:人与自然间的互动,生动活泼。
- 予亦曾营海上山:感叹自己曾经的追求与生活经历。
- 因君飞梦度江还:因友人的梦而回归到自然的怀抱。
- 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月”比喻自然的宁静。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白云飞”,让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 钓鳌:代表悠闲与自在。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烟雨:暗示朦胧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江水
- B. 钓鱼
- C. 白云
- D. 秋水
-
“何日一蓑烟雨里”中的“蓑”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雨具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石头
-
诗人自称的居住地是哪里?
- A. 无诸
- B. 金崎
- C. 江边
- D. 三山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对自然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人生的悲苦。
- 李白的《静夜思》:聚焦于思乡之情,与李云龙的友谊主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李云龙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