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月回京阙,威仪见汉官。
五胡馀父老,九庙荐杯盘。
帝里春无恙,天衣泪不干。
未能忘麦饭,减膳内臣看。
白话文翻译:
日月再次映照京城,威仪如同汉代的官员。
五胡的余部仍在,九庙中供奉的杯盘依旧。
帝都的春天安好,天衣无雨不沾。
我仍然无法忘记麦饭,减少膳食让内臣来关注。
注释: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指代岁月的轮回。
- 京阙:指京城的宫殿,象征权力中心。
- 威仪:指威严的仪态,形容汉代官员的气度。
- 五胡:指历史上的五个胡族,特指乱世中的外族。
- 父老:指年长的百姓或父辈。
- 九庙:指供奉的庙宇,象征祭祀和祈愿。
- 天衣:指天上的衣袍,形容自然的风雨。
- 麦饭:指用麦子做的食物,表达对乡土的怀念。
- 减膳:减少饮食,表现对过去的思念。
典故解析:
- 五胡:历史上指的是中国北方的五个外族,常常与汉族发生冲突。诗中提到五胡,是对历史动荡的追忆。
- 九庙:古代祭祀的地方,象征着对先祖和神灵的尊敬与祈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圻,清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圻北游途中,反映了他对故乡和往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月的轮回与京城的威仪,展现了诗人对汉代辉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日月回京阙”一句,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威仪见汉官”则隐含着对过去盛世的缅怀。接下来的“五胡馀父老”,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阴影,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忧虑。
“帝里春无恙”,即使在动荡的时代,诗人依然希望帝都的春天能够安好,这种心态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而“天衣泪不干”则传达了一种情感的深沉,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忧伤与无奈。最后一句“未能忘麦饭,减膳内臣看”,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流露出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情感丰富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月回京阙:描绘时间的循环,象征着历史的不断重演。
- 威仪见汉官:表达对汉代官员威仪的仰慕,反映对过去的尊敬。
- 五胡馀父老:提及历史上的战争与动乱,透露出对家乡的担忧。
- 九庙荐杯盘:展示对传统文化与祭祀的重视,反映出对历史的追忆。
- 帝里春无恙:表达在动乱中的一丝安宁与希望。
- 天衣泪不干:传达一种情感的重量,暗示内心的忧虑。
- 未能忘麦饭:表现对乡土生活的眷恋,饱含思乡情绪。
- 减膳内臣看:透露出对生活变化的无奈,反映出对内政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月比作时间的象征,表现历史的流逝。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美感。
- 反复:通过重复主题强化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感受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日月:象征时间,表现历史的无情。
- 京阙:象征权力与中心。
- 麦饭:象征乡土与简单生活的回忆。
- 五胡:历史动乱的象征,提醒人们不忘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五胡”指代什么? A. 汉朝的皇帝
B. 外族的入侵者
C. 诗人的朋友 -
“减膳”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C. 对饮食的厌倦 -
诗中“帝里春无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帝国命运的绝望
B. 对短暂安宁的珍惜
C. 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杨圻的怀古情怀与杜甫对现实的直面,虽同为古诗,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杨圻更具抒情性,而杜甫则注重对现实的描绘与批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