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时间: 2025-01-01 23:54:50

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闺怨 徐彦伯 〔唐代〕 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远行的士兵驻守在金微山,忧愁的闺中女子独自关闭着门扉。尘埃覆盖了半张床榻,花絮飘落在残破的织机上。温暖的春日渐渐消退,蚕儿刚刚开始休眠,燕子也即将归巢。春风一天天减弱,女子含着泪为远行的丈夫缝制征衣。

注释:

  • 征客:指出征或驻守边疆的士兵。
  • 金微:山名,位于今蒙古境内,唐代边疆地区。
  • 愁闺:指忧愁的闺中女子。
  • 扉:门。
  • 尘埃:尘土。
  • 半榻:半张床。
  • 花絮:花瓣的细碎部分。
  • 残机:残破的织布机。
  • 褪暖:指春日的温暖逐渐消退。
  • 蚕初卧:蚕开始休眠。
  • 巢昏:燕子归巢。
  • 衔涕:含泪。
  • 征衣:士兵出征时穿的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彦伯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描写闺怨和边塞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因丈夫远征而产生的孤独和忧愁,反映了唐代边疆士兵家属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孤独和忧愁。诗中,“征客戍金微”一句,即点明了女子忧愁的原因,她的丈夫远赴边疆,留下她独自在家。随后的“愁闺独掩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中的意象如“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等,都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生活的凄凉和寂寞。特别是“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一句,不仅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也暗示了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增添了诗歌的悲凉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征客戍金微”:指出征的士兵驻守在边远的金微山,暗示了女子孤独的原因。
  2. “愁闺独掩扉”:描绘女子独自在家,关闭门扉,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忧愁。
  3. “尘埃生半榻”:通过尘埃覆盖床榻的意象,表现了女子生活的凄凉。
  4. “花絮落残机”:花絮落在残破的织机上,象征着女子生活的无望和凄凉。
  5. “褪暖蚕初卧”:春日的温暖逐渐消退,蚕开始休眠,暗示时间的流逝。
  6. “巢昏燕欲归”:燕子即将归巢,与女子的孤独形成对比。
  7.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春风减弱,女子含泪为丈夫缝制征衣,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春风日向尽”,将春风拟人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象征:如“花絮落残机”,通过花絮和残机的意象,象征女子生活的无望和凄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闺中女子因丈夫远征而产生的孤独和忧愁,反映了唐代边疆士兵家属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尘埃:象征女子生活的凄凉和寂寞。
  • 花絮:象征女子生活的无望和凄凉。
  • 春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微”指的是什么? A. 山名 B. 地名 C. 人名 D. 物品名
  2. “愁闺独掩扉”中的“扉”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门 C. 墙 D. 床
  3. “春风日向尽”中的“尽”指的是什么? A. 结束 B. 增强 C. 减弱 D. 开始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昌龄的《闺怨》、李白的《长相思》。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闺怨》同样描绘了闺中女子的孤独和忧愁,但风格更为婉约;李白的《长相思》则更多地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