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赴阌乡灞上留别钱起员外 卢纶 〔唐代〕
暖景登桥望,分明春色来。 离心自惆怅,车马亦裴回。 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 从官竟何事,忧患已相催。
白话文翻译
温暖的景色登上桥头眺望,分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来临。 离别的情绪自然让人感到惆怅,连车马也似乎徘徊不前。 远处的雪和霜堆积,高处的花朵却在阳光下盛开。 作为官员究竟能做些什么,忧患已经不断催促。
注释
- 暖景:温暖的景色。
- 登桥望:登上桥头眺望。
- 分明:清楚地。
- 离心:离别的情绪。
- 惆怅:忧愁,伤感。
- 裴回:徘徊,停留不前。
- 远雪和霜积:远处的雪和霜堆积。
- 高花占日开:高处的花朵在阳光下盛开。
- 从官:作为官员。
- 竟何事:究竟能做些什么。
- 忧患已相催:忧患已经不断催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约737-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以边塞诗著称,风格雄浑豪放。卢纶的诗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也有不少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即将离开阌乡前往灞上时,留别钱起员外所作。诗中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形成了一种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首句“暖景登桥望,分明春色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但紧接着的“离心自惆怅,车马亦裴回”却转入了离别的忧伤。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后两句“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离别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从官竟何事,忧患已相催”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景登桥望,分明春色来:诗人登上桥头,看到温暖的春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离心自惆怅,车马亦裴回:离别的情绪让诗人感到惆怅,连车马也似乎徘徊不前。
- 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远处的雪和霜堆积,但高处的花朵却在阳光下盛开,形成对比。
- 从官竟何事,忧患已相催:诗人反思作为官员的意义,忧患不断催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春天的温暖与离别的忧伤、远处的雪和霜与高处的花朵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拟人:车马“裴回”赋予了车马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色与离别的忧伤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展现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暖景:春天的温暖景色。
- 离心:离别的情绪。
- 远雪和霜积:远处的雪和霜堆积,象征着寒冷和困难。
- 高花占日开:高处的花朵在阳光下盛开,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暖景登桥望”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离心自惆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
“远雪和霜积”与“高花占日开”形成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忧虑。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卢纶《将赴阌乡灞上留别钱起员外》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憧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纶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卢纶的部分诗作,可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