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道中》

时间: 2025-01-06 06:09:39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

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

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

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州道中
许棠 〔唐代〕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
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
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
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茫茫沙漠的景象,赫连城逐渐远去。烽火台高耸入云,河流也随波荡漾而变。此时无蝉鸣叫,只有敌人仿佛在防守。饥寒的逼迫使人难以忍受,究竟是谁能来到这里行走呢?

注释: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难以看清的样子。
  • 赫连城:古代赫连部落的城池,象征着边疆的城市。
  • :指防御工事或堡垒。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火信号。
  • :指侵略者或敌人。
  • 防兵:防守的士兵。
  • 不耐:无法忍受,表示极度的痛苦或困扰。

典故解析:

“赫连城”可追溯到历史上赫连部落的存在,反映了边疆战争的背景。而“烽火”作为古代通信的一种方式,象征了战争的紧迫与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棠,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写战争、边疆生活及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诗人以自身的游历体验,反映了边疆的孤寂与危险,以及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夏州道中》是一首具有强烈边塞特色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沙漠的广袤无垠,赫连城的渐行渐远,营造出一种孤独、渺小的感觉。诗的开头“茫茫沙漠广”,以宽广的沙漠为背景,表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艰辛。接着提到“堡迥烽相见”,烽火台的存在,意味着战争的紧迫,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冲突。河流的变化与波浪的涌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无蝉嘶折柳”,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孤寂,似乎连自然界的声音也与这片荒凉无关。

最后两句“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生存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苦涩,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慨。诗歌的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凉之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开篇描绘环境,表现出诗人身处在广袤的沙漠中,赫连城逐渐远去,象征着孤独与无助。
    • “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烽火台高耸,暗示着战争的危机,河流的波动则映射出时光的流转。
    • “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环境的静谧与敌人的阴影交织,使得诗人内心的恐惧与孤独愈加明显。
    • “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表达了对生存艰难的感慨,暗示着人们在逆境中的无奈与无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漠比作无边的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边疆的荒凉与危机,表达了诗人对生存困境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沙漠:象征孤独与无助。
  • 赫连城:代表边疆的城市,寓意战争与动荡。
  • 烽火:象征危机与警觉。
  • 蝉与柳:代表自然的生机与人情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赫连城”主要象征什么?
    A. 和平的生活
    B. 战争的危险
    C. 自然的美丽
    D. 诗人的故乡

  2. 诗的最后一句“终谁至此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生存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战争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边疆景象,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与对时光的感慨。
  • 高适的《燕歌行》:描绘了边塞生活,展现出对战士的关怀与同情。

诗词对比
《夏州道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有描绘边塞景象的特点,但前者更强调孤独与无奈,而后者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希望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诗词》
  • 《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