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8 00:49:43

芳草遍天涯,几引流霞,小楼宛转暮云遮。

记得当时歌舞地,眷柳怜花。

归路一鞭斜,断送年华,红阑几曲碧窗纱。

酒醒更残灯又灺,梦落谁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遍天涯,几引流霞,小楼宛转暮云遮。
记得当时歌舞地,眷柳怜花。
归路一鞭斜,断送年华,
红阑几曲碧窗纱。
酒醒更残灯又灺,梦落谁家。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芳草遍布天涯,几缕晚霞在引领着我,小楼在暮云中蜿蜒遮掩。
我记得那时歌舞的场景,柳树怜惜着花朵。
归家的路上,马鞭轻轻一扬,年华就这样悄然逝去。
红色的栏杆旁,几曲悠扬的乐声透过碧窗轻轻飘来。
酒醒之后,灯光更显昏暗,梦境又落在了谁的家中呢?

注释:

  • 芳草:指繁茂的野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流霞:晚霞,形容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
  • 宛转:柔和而曲折,形容小楼的姿态。
  • :眷恋,表示对柳树和花朵的情感。
  • 归路一鞭斜:暗指归途中的思绪与感慨,年华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红阑碧窗:红色栏杆与碧色窗帘,构成了一幅优雅的画面。
  • 酒醒更残灯又灺:酒醒后的空虚与灯光的暗淡,表达了离别后的孤寂。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中蕴含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类似于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普遍反思。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汝言,明代诗人,字子言,号白沙,生于明正德年间,擅长诗词,工于音乐,作品多描写生活与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时,社会风气趋向繁华,诗人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抒发对人生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伤交织在一起。开篇以“芳草遍天涯”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逝去的时光的惋惜,特别是“归路一鞭斜,断送年华”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青春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轻柔转向沉重,尤其在最后两句,诗人用“酒醒更残灯又灺,梦落谁家”来总结情感,表达了对美梦破灭后的惆怅和孤独。这种情感不仅在个人层面上引发共鸣,也在社会层面上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遍天涯: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青春。
  2. 几引流霞:晚霞的映衬,增添了诗的美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3. 小楼宛转暮云遮:小楼的曲折与远方的云影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象征生活的多变。
  4. 记得当时歌舞地: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感情愈发浓厚。
  5. 眷柳怜花: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与对生命的珍惜。
  6. 归路一鞭斜,断送年华:归家的路是人生旅途,马鞭的轻扬象征着无意间流逝的年华。
  7. 红阑几曲碧窗纱:构建出一种优雅而细腻的意象,诗人在此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酒醒更残灯又灺:现实的无情,梦境的破裂,令人感到惆怅。
  9. 梦落谁家:对于未来的迷惘与不安,留给读者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流逝的时间,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眷柳怜花”,使得诗句更具情感。
  • 对仗:如“红阑几曲碧窗纱”,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美丽的景象中,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思考,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流霞:时间的流逝与美好记忆。
  • 小楼:生活的温馨与宁静。
  • 柳花: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 红阑碧窗:生活的优雅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遍天涯”中“芳草”象征什么?

    • A. 生机与希望
    • B. 伤感与惆怅
    • C. 繁华与喧闹
  2. “酒醒更残灯又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与失落
    • C. 平静
  3. “归路一鞭斜,断送年华”中“断送”指的是什么?

    • A. 享受生活
    • B. 年华的流逝
    • C. 青春的绽放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俞汝言与李清照的作品,均以怀旧为主题,但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俞汝言则在诗中融入了更多的自然景象与社会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俞汝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