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武夷九曲十八湾筏中作》

时间: 2025-01-19 12:27:55

秋水碧玲珑,细雨空濛。

群山倒影更葱茏。

竹筏轻飘波浪里,看尽奇峰。

九曲曲如弓,滩险涛汹。

回眸世路总相同。

何日乘桴浮大海,万里长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水碧玲珑,细雨空濛。
群山倒影更葱茏。
竹筏轻飘波浪里,看尽奇峰。
九曲曲如弓,滩险涛汹。
回眸世路总相同。
何日乘桴浮大海,万里长风。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水面清澈如宝石,细雨弥漫在空中,山峦的倒影在水中愈显葱翠。竹筏轻轻漂浮在波浪中,尽情欣赏那奇特的山峰。九曲溪流如同弓形,水流湍急,险滩汹涌。回头看去,人生的道路似乎总是相同。何时才能乘着木筏,漂浮在大海之上,享受那万里长风的畅快呢?

注释:

  • 碧玲珑:形容水的颜色清澈透明。
  • 空濛:指细雨模糊的样子,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群山倒影:指山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形容景色优美。
  • 竹筏:用竹子制成的小船,表示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
  • 九曲:指水流的曲折,形象生动。
  • :古代指木筏。
  • 万里长风:形容大海的广阔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是中国近现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受传统文化熏陶,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浪淘沙 武夷九曲十八湾筏中作》创作于朱帆游览武夷山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借助水域的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作品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武夷山的美丽风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水、细雨和山峦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开头两句“秋水碧玲珑,细雨空濛”便构建出一种清新、宁静的自然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秋日的水乡。接着,诗人通过“竹筏轻飘波浪里,看尽奇峰”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悠闲地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九曲曲如弓,滩险涛汹”则通过对水流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险峻,暗示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诗人在这里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反思,表现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最后两句“何日乘桴浮大海,万里长风”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生追求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深邃的人生感悟,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碧玲珑:描绘秋季的水清澈如宝石般的美丽。
  2. 细雨空濛:描写细雨轻轻飘洒,形成朦胧的视觉效果。
  3. 群山倒影更葱茏:山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更加青翠,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4. 竹筏轻飘波浪里,看尽奇峰:竹筏在水面轻轻漂浮,一路观赏到各种奇特的山峰。
  5. 九曲曲如弓:溪水的曲折如同弓形,形象生动。
  6. 滩险涛汹:描写水流湍急、险滩汹涌的场景,暗示人生的波折。
  7. 回眸世路总相同:回头看去,人生的道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8. 何日乘桴浮大海,万里长风: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乘着木筏在大海上自由漂流,享受万里长风的畅快。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九曲曲如弓”,将曲折的水流比作弓,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景观如同有情感的存在,使诗句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滩险涛汹”与“回眸世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探索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清澈和宁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平和。
  • 细雨: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象征着变化和流动。
  • 竹筏:象征自由和漂泊,反映了对生活的追求。
  • 九曲:意象中的曲折代表人生的复杂与挑战。
  • 万里长风:象征着广阔的未来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水碧玲珑”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秋天的山
    B. 秋天的水
    C. 秋天的雨
    答案:B

  2. “九曲曲如弓”中的“九曲”指的是什么? A. 九条河流
    B. 九个山峰
    C. 曲折的溪流
    答案:C

  3. 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做什么? A. 在山上驻足
    B. 在大海上漂流
    C. 在城市中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
  • 《登高》杜甫:描绘自然和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浪淘沙 武夷九曲十八湾筏中作》 vs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首诗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但朱帆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而王维则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 《武夷山的自然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