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 七》

时间: 2025-01-19 17:27:05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白话文翻译:

在榆关这个地方音信断绝,汉朝的使者再也无法经过。
胡人的笳声如泪落般悲伤,羌笛的曲调让人心碎。
纤细的腰肢不再束缚素带,离别的泪水使得眼波流转。
心中的恨意始终无法消散,红颜已难再见。
枯木期待填满大海,青山遥望却只见河流断绝。

注释:

  • 榆关:古代边关名,位于北方,象征着离别与阻隔。
  • 汉使:指汉朝的使者,代表着朝廷的沟通与交流。
  • 胡笳:胡人所用的乐器,常用于悲伤的曲调。
  • 羌笛:羌族的乐器,亦常用以表达哀伤。
  • 纤腰:指女性的腰肢,体现柔美的身姿。
  • 横波:形容眼泪的波动,常用以比喻愁苦的情绪。
  • 红颜:指美丽的女子,常带有青春易逝的感慨。
  • 枯木期填海:形容事物的渺小与无奈。
  • 青山望断河:象征对未来的无望与追忆的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舍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与赋。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表现力。

创作背景:

《拟咏怀 七》作于庾信的晚年,正值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方民族的冲突加剧,国家动荡不安。诗中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人的思念,表现出庾信作为文人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拟咏怀 七》通过对边关音信断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伤与失落。首句“榆关断音信”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榆关作为一个边境的象征,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与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汉使绝经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隔绝感,汉使的缺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断裂,也是国家之间外交的失落。

乐器的描写,如“胡笳落泪曲”和“羌笛断肠歌”,不仅传达了音乐的悲伤,更突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怀念。此时的音乐成为了情感的寄托,似乎能感受到那种心灵深处的悲痛。

在对离别的描写中,诗人采用了动人的意象,如“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从细节入手,展现了离别的苦楚与女性的柔美,情感真挚而动人。诗的结尾“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用极具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渺茫与无奈,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既有个人的悲伤,又反映了历史的沉重,展现了庾信深厚的诗歌功力与独到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榆关断音信:表达了因战争造成的联系中断,情感孤寂。
  2. 汉使绝经过:强调了国家之间的隔阂,寓意深远。
  3. 胡笳落泪曲:音乐中的悲伤,与离别的情感交织。
  4. 羌笛断肠歌:进一步描绘离别的痛苦,情感愈加深沉。
  5. 纤腰减束素:细腻描写女性的柔美,传达离别之痛。
  6. 别泪损横波:悲伤的泪水使眼波流转,形象生动。
  7. 恨心终不歇:表达了离别后的情感无法平息。
  8. 红颜无复多:青春易逝,红颜难再,增添了感伤。
  9. 枯木期填海:无望的期盼,象征悲剧的深重。
  10. 青山望断河:遥望未来的无奈与绝望,寓意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别泪损横波”,通过眼波的流动比喻内心的悲伤。
  • 对仗:如“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夸张:如“枯木期填海”,表达了悲痛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渺茫。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与思念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故人的深情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榆关:象征离别与阻隔,历史的沉重。
  • 乐器(胡笳、羌笛):悲伤的情感寄托,音乐传达心声。
  • 红颜:象征青春与美丽,传递时光流逝的感慨。
  • 枯木与青山:象征无奈与绝望,表达对未来的无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榆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与阻隔
    B. 兄弟情深
    C. 乡愁
    D. 美好未来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几种?
    A. 笛子和古筝
    B. 胡笳和羌笛
    C. 琵琶和二胡
    D. 笙和排箫

  3. “恨心终不歇”中的“恨心”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忧虑。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同样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形式与风格迥异,更加神话与史诗化。
  • 《夜泊牛津》(李白):与《拟咏怀 七》都涉及对家国的思念,情感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诗经与汉乐府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庾信的《拟咏怀 七》,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