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暑夜听雨,用清真韵,同世父苍虬、吷盦、公渚三丈人作》
时间: 2025-01-01 18:20: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亭院潇潇,正簟席催回,幽梦清艳。为忆红衣,啼损嫩姿娇脸。愁怯放下珠帘,隔不断醉香零乱。料者时饰粉偷换。惟有坠萤能见。小池菭润舒芳荐。浴双鸳碎蘋萋茜。荷声还绕屏山曲,凉韵苏心眼。多少怨咽暗蝉,似诉与漂踪千点。怕泪珠滴遍,谁会惜,空抛散。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雨声潺潺,正好催促着我收回席子,梦中一片清丽的景象。为了怀念那身红衣,泪水打湿了那娇嫩的面庞。我愁怯地放下珠帘,隔着它也无法阻断那醉人的香气。想必是时间在悄悄地改换着妆容,唯有坠落的萤火虫能在此时可见。小池水波荡漾,舒展着芳香的花瓣。双鸳在碎碎的水草中嬉戏,荷叶的声音在屏山的曲折中回荡,清凉的韵味润泽了我的心眼。多少隐约的怨恨与叹息,似乎在诉说着漂浮的心情。害怕泪水滴落遍地,谁会珍惜这一片悲伤,徒然抛洒而散。
注释:
- 潇潇:形容雨声或流水声,轻柔而细腻。
- 簟席:竹席,夏天用以乘凉的席子。
- 幽梦清艳:形容梦境美好而清晰。
- 红衣:通常指美丽的女子,可能是作者心中所思念之人。
- 醉香:指浓郁的香气,令人沉醉。
- 坠萤:指夜间飞落的萤火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荷声:荷花在水中轻轻摆动所发出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生于清朝末期,卒于民国时期,其诗风多受传统文学影响,尤其擅长词调和韵律。袁氏在诗词中常表达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玲珑四犯·暑夜听雨》创作于一夜雨声潺潺的夏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此时的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深刻的抒情氛围。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将夏夜的细雨与诗人的思绪紧密结合。开篇“亭院潇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通过“幽梦清艳”展示了内心的柔美与清晰。诗中对于“红衣”的追忆及“娇脸”的描写,表现了对美丽人物的深切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深入,愁怯的情感逐渐显露,“愁怯放下珠帘”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往昔的眷恋。诗中“醉香零乱”则暗示了记忆的美好与混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荷声还绕屏山曲,凉韵苏心眼”展示了自然的诗意与清凉,形成了一种对比,反衬出内心的苦闷与烦恼。尤其是最后几句,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自己情感的苦涩与无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亭院潇潇:描绘下雨的庭院,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正簟席催回:秋雨催促着席子收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幽梦清艳:梦境中的美好,使人沉醉。
- 为忆红衣:红衣象征着思念之人,表现出浓浓的怀旧情感。
- 愁怯放下珠帘:愁苦怕见人,放下珠帘,象征内心的孤独。
- 隔不断醉香零乱:即使隔着珠帘,依然能够感受到醉人的香气,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香”比作一种情感的寄托,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将“荷声”赋予人性,使自然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缅怀与对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日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院:象征着宁静与私密空间。
- 红衣:代表着美好与怀念。
- 珠帘:象征着隔阂与内心的防备。
- 萤火虫:象征希望与光明。
- 荷声:自然的声音,传达出静谧与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亭院潇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宁静
- D. 激动
-
“红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失去
- B. 美丽
- C. 忍耐
- D. 追忆
-
诗中的“坠萤”象征着什么?
- A. 失落
- B. 希望
- C. 绝望
- D. 迷茫
答案:
- C. 宁静
- B. 美丽
-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温庭筠的《莺莺语》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思念,情感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对月的思念,展现的情感更加豪迈。
- 温庭筠《莺莺语》:同样以美丽女子为主题,但风格更为轻快。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详细解析了《玲珑四犯·暑夜听雨》的各个方面,帮助理解其深层含义及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