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木抱云稠, 寒江绕上头。 雪崖才变石, 风幔不依楼。 社稷堪流涕, 安危在运筹。 看君话王室, 感动几销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树林浓密如云,寒冷的江水环绕在山头。雪覆盖的崖壁刚刚开始变成石头,楼阁的帷幔也随风飘荡。国家的安危让我感到悲伤,只有靠运筹帷幄才能保家卫国。看你谈论王室的事情,我的忧虑也因此减轻了几分。
注释:
- 山木:山中的树木,形容树木繁茂。
- 抱云稠:拥抱天空,形容树木高大而浓密。
- 寒江:寒冷的江水,暗示环境的艰苦。
- 雪崖:覆盖着雪的悬崖,象征自然的严酷。
- 风幔:指楼阁上的帷幔,随风摇曳。
- 社稷:指国家和民族,常用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 安危:指国家的安定与危险。
- 运筹:指谋划和策划。
- 王室:指皇室,涉及国家治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作品风格严谨、深刻,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杜甫身处多次战乱中,目睹了社会的苦难与人们的挣扎,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西阁口号》通过自然景象与国家命运的结合,展现了杜甫深切的忧国情怀。诗的开头描绘了山林与寒江的景象,给人一种苍凉而又壮丽的感觉,树木如云,寒江环绕,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神秘与力量。接着,诗人用“雪崖才变石”来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不易,暗示着社会现状的动荡与不稳定。
而“风幔不依楼”则表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楼阁的帷幔随风而动,象征着国家政权的摇摆不定。后面几句直接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提到“社稷堪流涕”,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悲痛与无奈。结尾的“看君话王室”则表现出对他人言谈的关注,暗示通过交流与讨论,或许可以减轻内心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示了杜甫作为诗人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山木的繁茂和寒江的环绕,暗示自然的壮丽与人间的艰难。
- 第二联通过雪崖与风幔的对比,表现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 第三联提到社稷的忧虑,强调国家安危与个人命运的紧密关联。
- 第四联通过“看君话王室”表现出对他人言论的重视,象征着希望与安慰。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木抱云稠”用比喻手法增强了景象的生动感。
- 对仗:如“雪崖才变石,风幔不依楼”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风幔不依楼”,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个人与国家的紧密关系。
意象分析:
- 山木: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
- 寒江:代表着艰难与困境。
- 雪崖:暗示着变化与不稳定。
- 风幔:象征着无常与摇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江”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河流
B. 寒冷的江水
C. 干涸的河床 -
“社稷堪流涕”中的“社稷”指的是什么? A. 个人
B. 国家和民族
C. 家庭 -
杜甫被誉为“诗圣”,主要是因为: A. 他的诗歌风格轻松
B. 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
C. 他的诗歌数量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西阁口号》与王维的《送元二一》对比:
- 杜甫的诗强调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结合,表现出深沉的忧虑;而王维的《送元二一》则更多表现了友情与离别的情感,风格更为轻松。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