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怀山居》

时间: 2025-01-04 06:28:38

山中有所忆,夏景始清幽。

野竹阴无日,岩泉冷似秋。

翠岑当累榭,皓月入轻舟。

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有所忆,夏景始清幽。
野竹阴无日,岩泉冷似秋。
翠岑当累榭,皓月入轻舟。
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总有些回忆,夏天的景色开始清幽。
野外的竹子遮住了阳光,山间的泉水冷得像秋天一样。
翠绿的山峰靠近小亭,明亮的月光照进轻舟。
唯有在傍晚思念归去,空荡的帘子让我幻想游游。

注释:

  • 山中有所忆:在山中有许多回忆。
  • 夏景始清幽:夏天的景色开始显得清幽。
  • 野竹阴无日:野外的竹子挡住了阳光。
  • 岩泉冷似秋:山岩间的泉水冷得像秋天一样。
  • 翠岑当累榭:绿色的山峰靠近亭子。
  • 皓月入轻舟:明亮的月光照入小船。
  • 只有思归夕:只有在傍晚时分思念归去。
  • 空帘且梦游:空荡的帘子让我在梦中游荡。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怀念与思乡之情,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贞明,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他在诗歌上有独特的风格,常以清新自然见长。
  • 创作背景:李德裕在任职期间,经历了政治的波折,常常在山中隐居,写下不少表现山水田园情怀的诗作。《思山居一十首》即为其在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山居的宁静与清幽。开头的“山中有所忆”引出了诗人的思绪,仿佛暗示着他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在反思过去的生活与经历。接下来的“夏景始清幽”描绘了初夏的宁静,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诗中“野竹阴无日”一句,表现了浓密的竹林遮挡阳光,营造出一种阴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夏日的清爽。诗人转而描写“岩泉冷似秋”,通过对比手法将夏天的炎热与山间泉水的清凉形成对照,展现出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尾的“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既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又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中有所忆:开篇即表明对山中往事的追忆。
    2. 夏景始清幽:描绘夏天的宁静与美好。
    3. 野竹阴无日:生动描绘竹林的阴凉。
    4. 岩泉冷似秋:通过比喻表现山间泉水的清凉,强调自然的独特性。
    5. 翠岑当累榭:描写山峰环绕的小亭,表现出山中环境的优美。
    6. 皓月入轻舟:月光照入小舟,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7. 只有思归夕:表达对归家的思念。
    8. 空帘且梦游:通过梦境的描绘体现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岩泉冷似秋”将泉水的冷与秋天的感觉相比较,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对仗:如“夏景始清幽”与“思归夕,空帘且梦游”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折射出普遍人性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隐逸,是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代表着清幽与淡泊,表现诗人的心境。
  • 泉水: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源泉。
  • 月光: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轻舟:代表着自由与漂泊,暗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岩泉冷似秋”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夏天的炎热
      • B. 泉水的清凉
      • C. 竹子的阴凉
      • 答案:B
    2. 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怀念与向往
      • C. 厌倦
      • 答案:B
    3. 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A. 只有思归夕
      • B. 野竹阴无日
      • C. 翠岑当累榭
      •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终南山》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达隐逸之情,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则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自由,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相关研究文献与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