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平泉杂咏·忆晚眺
作者: 李德裕 〔唐代〕
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
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
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
白话文翻译:
在伊川,经过一场新雨后,天空放晴,远处的春山清晰可见。缑岭上晴空万里,彩虹已经消失,龙门的归鸟也回巢了。牛羊在平坦的原野上悠然吃草,夕阳下,桑树和柘树之间飘荡着袅袅的炊烟。与乡村的老翁相比,世间的繁华和喧嚣都显得毫无意义,他的生活是如此的悠闲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霁:指雨后天气放晴。
- 缑岭:地名,指缑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 龙门:古代地名,亦可指龙门山,古时常有鸟类栖息。
- 桑柘:桑树和柘树,指农村常见的树木。
- 悠悠:形容心境宁静,悠闲自在。
典故解析:
- 龙门宿鸟:古代诗句中,常用鸟类的归巢象征安宁与归属,表现出一种归乡的情感。
- 乡园叟:乡村的老人,常常象征着朴实、安逸的生活状态,与繁华城市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唐代诗人、政治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表达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城市的反思。
诗歌鉴赏:
《忆平泉杂咏·忆晚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李德裕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诗的开头,"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以清新的雨后景象引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通过对晴天和归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中的“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则展现了乡村的安详与和谐,生活的简单而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远胜于城市的繁忙与浮躁。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川新雨霁: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给人以希望与生机的感觉。
- 原上见春山:展现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原野与山峦交相辉映。
- 缑岭晴虹断:晴空下的缑岭,彩虹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龙门宿鸟还:鸟类归巢,反映出自然的规律与宁静。
- 牛羊平野外:农田上的牛羊,体现出乡村的安详与富饶。
- 桑柘夕烟间:夕阳下的乡村景象,炊烟袅袅,营造出温馨的生活场景。
- 不及乡园叟:对比城市生活,乡村老人的悠闲更显珍贵。
- 悠悠尽日闲:表达了一种极致的宁静与满足感,反映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人生态度。
- 对仗:如“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体现了诗的工整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出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城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珍视,表达了“悠然自得”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霁:象征着洗净与新生。
- 春山:代表生机与希望。
- 晴虹: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 宿鸟:体现归属与安宁。
- 牛羊:象征丰盈的生活。
- 夕烟:表现温暖与宁静的生活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伊川新雨霁”意指什么? a) 雨后放晴
b) 暴风骤雨
c) 晴空万里 -
“不及乡园叟”中的“叟”指的是? a) 老人
b) 小孩
c) 青年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繁华的追求
答案:
- a) 雨后放晴
- a) 老人
- b)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同样表现春天的美景与宁静的生活。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同样体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 《山中杂诗》(王维):在自然景色中展现人心的宁静与和谐。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李德裕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