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醪虽薄》

时间: 2025-01-01 12:54:20

醪虽薄。

再四劝君无恶。

林到面前须饮却。

莺啼花未落。

束置功名高阁。

两日三朝留酌。

绿柳来年无可握。

春情凭底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醪虽薄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醪虽薄。再四劝君无恶。
林到面前须饮却。莺啼花未落。
束置功名高阁。两日三朝留酌。
绿柳来年无可握。春情凭底托。


白话文翻译:

这酒虽然稀薄,但我再三劝你不要嫌弃。
当林子到眼前时,必须要喝下去。
黄莺在啼,花儿还未凋落。
把功名放在高阁上,两天三朝都要畅饮。
明年的绿柳再也不能握住。春天的情怀,只能寄托于此。


注释:

  • :稀薄的酒,通常用来指代一种米酒。
  • 劝君无恶:劝你不要嫌弃或拒绝。
  • 林到面前须饮却:当林子出现在眼前时,必须要喝酒。
  • 莺啼花未落:黄莺在鸣叫,花儿还没有凋谢,暗示春天的美好。
  • 束置功名高阁:将功名利禄放在高处,不去追求。
  • 两日三朝留酌:指在两天三夜的时间里,尽情饮酒。
  • 绿柳来年无可握:明年的绿柳再也无法把握,表达时光流逝。
  • 春情凭底托:春天的情感只能寄托于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字子华,号天池,生卒年不详,籍贯不明。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表现了对享受当下的渴望和对未来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诉衷情·醪虽薄》是一首充满春日情怀的词作。开篇即以“醪虽薄”引出主题,酒的稀薄象征着生活中的不完美,但诗人却用“再四劝君无恶”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万物复苏,诗人更是以“莺啼花未落”来描绘此时的美丽与生机。酒与春天的结合,暗示了诗人对享受当下的渴望,抛开功名利禄,让心灵归于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

“束置功名高阁”这一句,透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强调了生活的真谛在于感受当下的美好,而非沉迷于名利的追逐。接下来的“绿柳来年无可握”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醪虽薄:开篇即点出酒的稀薄,暗示生活的简单与不足。
  2. 再四劝君无恶:劝说他人不要拒绝生活的美好,即使是微薄的享受。
  3. 林到面前须饮却:面对自然的美好,应该积极地去体验。
  4. 莺啼花未落:描绘春天的生机,暗示美好的事物尚在。
  5. 束置功名高阁:将名利抛开,专注于当下的享受。
  6. 两日三朝留酌:强调尽情欢饮的自由与快乐。
  7. 绿柳来年无可握: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无法把握未来。
  8. 春情凭底托:春天的情感寄托于此,留给人无限的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的稀薄和生命的简单相联系。
  • 拟人:让春天的情感具有人性化的表达。
  • 对仗:在词句中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强调珍惜当下的美好,同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简单与平淡。
  • :春天的生机与快乐。
  • :美好与短暂的象征。
  • 绿柳:象征青春与希望,但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醪虽薄”中的“醪”指什么?
    A. 酒
    B. 茶
    C. 水

  2. 诗中提到的“莺啼花未落”象征着什么?
    A. 夏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3.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然
    C. 排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描写了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两者均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元代文学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解析与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