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南庭》
时间: 2024-09-19 21:4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幕南庭
作者: 何荆玉 〔明代〕
六郡良家卷地来,
匈奴行殿尽成灰。
虽还汉女和亲驾,
弗见朝郎助费财。
是日将军犹出塞,
何年天子再登台。
凭君莫羡空庭绩,
愿闭关门永不开。
白话文翻译
六个郡的良家子弟纷纷而来,
匈奴的行宫早已化为灰烬。
虽然汉朝仍有女子与匈奴和亲,
但却看不到朝廷的官员来帮助出资。
今天将军依然在边塞出征,
不知道何年天子能够重返朝堂。
请你不要羡慕空庭中的丰收,
我只希望能够永远闭关自守。
注释
- 六郡良家:指六个郡的良家子弟,表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 匈奴:指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常与汉朝对立。
- 和亲:指两国通过婚姻来缔结友好关系。
- 朝郎:朝廷的官员,负责朝政事务。
- 将军: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 天子:指皇帝。
- 空庭绩:比喻空无一人的庭院,没有实际的成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荆玉,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和内部动荡之际,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士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幕南庭》是何荆玉以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主义情怀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开篇的“六郡良家卷地来”揭示了士人集结的场景,暗示了国家动荡和战乱的背景;“匈奴行殿尽成灰”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接下来的句子“虽还汉女和亲驾,弗见朝郎助费财”揭示了国家在与匈奴的关系中所采取的和亲政策,但又表现出对朝廷官员漠不关心的失望,反映出诗人对士人和朝廷的深刻批判。最后两句“凭君莫羡空庭绩,愿闭关门永不开”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表现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不愿再参与纷扰的政治斗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存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郡良家卷地来”:描述了士人们因国家动荡而集结,体现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 “匈奴行殿尽成灰”:象征战争带来的毁灭,历史的辉煌已变成灰烬。
- “虽还汉女和亲驾”:指出汉朝通过和亲来维护和平,但效果甚微。
- “弗见朝郎助费财”:批判朝廷官员对边疆战争的冷漠与无能。
- “是日将军犹出塞”:将军依然在边境征战,意味着战争未见平息。
- “何年天子再登台”:表现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
- “凭君莫羡空庭绩”:劝告他人不要羡慕表面的繁荣。
- “愿闭关门永不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虽还汉女”和“弗见朝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历史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对比,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士人责任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家:象征士人,代表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 匈奴:象征外敌,反映国家的危机。
- 和亲:象征妥协与无奈,反映当时的政治策略。
- 空庭:象征繁华的幻影,表现对现实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匈奴”是指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游牧民族
- C. 满族
- D. 唐族
答案:B
-
何荆玉在诗中对朝廷官员持何种态度?
- A. 崇拜
- B. 失望
- C. 无所谓
- D. 愤怒
答案:B
-
“愿闭关门永不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渴望参与政治
- B. 渴望隐逸
- C. 渴望旅行
- D. 渴望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何荆玉的《幕南庭》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李白更注重个人的豪情与享乐,而何荆玉则着重于对国家的忧虑与士人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