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山人自闽赴友难归,诗以赠之》
时间: 2025-01-04 09:18: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上昔传有侠士,二十年来竟谁是?
鹖冠赴难风尘里,九塞三山八千里。
伤心泪洒将军坟,滦水无声低暮云。
呜呼夜台闻不闻,先生义气高人群!
南归笑掷囊中字,不向人间道其事。
白话文翻译:
海上曾传有位侠士,二十年来却不知道他是谁?
佩戴鹖冠前去抗难的英雄,在风尘之中,跨越了九塞三山,足足八千里。
我伤心地在将军的坟前洒下泪水,滦水无声地流淌,低垂的暮云更显得沉重。
唉,夜台之上你听得到吗?先生的义气高于人群!
南归时我笑着把囊中之物抛掷,不愿向世人诉说这其中的事。
注释:
- 侠士: 指有志气、有义气的英雄人物。
- 鹖冠: 古代一种帽子,象征着英雄的身份。
- 九塞三山: 指地理上复杂的地方,象征艰难险阻。
- 伤心泪洒将军坟: 表达对已故将领的怀念与哀伤。
- 滦水: 指滦河,象征哀伤安静的流淌。
- 夜台: 古代的夜间观察台,暗示孤独与思考。
- 南归: 指回到故乡的旅程。
- 囊中字: 指藏于囊中的文字,暗含不愿显露的秘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年-1588年),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文学家,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勇之志而备受尊敬。他的诗多以爱国、激励为主题,风格刚健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戚继光自闽地返乡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亡友的怀念,反映了戚继光身在风尘中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辞句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戚继光对侠义精神的高度崇尚。起首两句“海上昔传有侠士,二十年来竟谁是?”即提出了一个疑问,表现了对过去英雄的追忆和对当下英雄缺失的惋惜。接下来的“鹖冠赴难风尘里,九塞三山八千里”则描绘了英雄壮志的艰难与伟大,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理想的精神。
诗中“伤心泪洒将军坟,滦水无声低暮云”更是情深意重,流露出对已故将领的深切怀念。滦水与暮云的意象,传达了哀伤与孤寂的情绪,增添了整首诗的沉重感。
最后两句“南归笑掷囊中字,不向人间道其事”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情感,却选择了沉默与隐忍。这种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强烈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点明主题,借问句形式引发对侠士的思考。
- 第三、四句通过壮丽的地理描写,突出英雄的伟大与艰辛。
- 第五、六句则直接表达对已故英雄的哀思,情感愈加浓烈。
- 最后两句则在沉重的情感中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独立。
修辞手法:
- 比喻: “鹖冠”象征英雄的身份。
- 拟人: “滦水无声”赋予水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侠士的追忆和对亡友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深沉的友情与对英雄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海上: 象征广阔与未知,代表着英雄的行踪。
- 鹖冠: 代表英雄身份与理想。
- 九塞三山: 代表艰难险阻的旅程。
- 将军坟: 象征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
- 滦水与暮云: 代表哀伤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侠士”指的是什么? a) 商人
b) 英雄
c) 学者 -
“南归笑掷囊中字”中的“囊中字”意指什么? a) 诗歌
b) 财物
c) 隐秘的事情 -
诗中对将军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与哀伤
c) 不屑
答案:
- b) 英雄
- c) 隐秘的事情
- b) 怀念与哀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侠客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戚继光与李白的侠士情怀,两位诗人虽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表达了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李白的豪放与戚继光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戚继光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