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酉时红日下西山,
草屋柴门及早关。
几个老乌松顶薄,
清晨飞去夜方还。
白话文翻译
在酉时(傍晚),红日渐渐落下西山,
草屋的柴门早早关闭。
几只老乌鸦在松树的树顶上稀疏地栖息,
清晨时它们飞走,晚上才回来。
注释
- 酉时:古代中国的时辰划分,酉时对应现代的晚上5点到7点。
- 红日:常用来形容日落时的太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 草屋:用草盖的房屋,通常指乡村简陋的居所。
- 柴门:用木柴做的门,表示简朴的生活。
- 老乌:指老乌鸦,乌鸦的生活习性是早出晚归。
- 松顶薄:松树的顶端稀疏,暗指老乌鸦栖息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梵琦,元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朴实自然,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环境相对动荡,但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十二时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诗中通过“红日下西山”,展现了日落时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宁静与放松的感觉。草屋和柴门的描写,则传达了一种质朴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几个老乌松顶薄”则通过描绘老乌鸦栖息的场景,令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清晨飞去,夜晚归来,象征着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节奏。诗人在此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酉时红日下西山:描绘傍晚日落的时刻,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草屋柴门及早关:强调乡村生活的朴实与早早准备的习惯。
- 几个老乌松顶薄:乌鸦的存在象征着生灵的安宁,松树的稀疏反映出环境的自然状态。
- 清晨飞去夜方还:描绘了乌鸦的生活习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规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傍晚的宁静与乌鸦的归来比喻成一种生活的节奏。
- 拟人:赋予乌鸦以生活习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红日下西山”和“草屋柴门”,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场景,表现了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红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草屋:象征着朴素的乡村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
- 老乌:代表着自然的生灵,体现生活的规律性与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酉时对应现代的哪个时间段?
- A. 上午9点到11点
- B. 下午3点到5点
- C. 下午5点到7点
- D. 晚上9点到11点
-
诗中提到的“草屋柴门”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奢华
- B. 朴素
- C. 繁忙
- D. 复杂
-
“几个老乌松顶薄”中的“老乌”更像什么?
- A. 年轻的生命
- B. 经验丰富的生灵
- C. 低落的情绪
- D. 自然的隐喻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主题与自然生活相近。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描绘自然环境与人居生活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梁启超的《春夜喜雨》与梵琦的《十二时颂》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偏向于描绘春雨的恩泽,而后者则着重于日落时分乡村的宁静与安详。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的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深入探讨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