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十七 花之懊悔》

时间: 2025-01-01 15:23:14

雨斜如织,滴落胭脂些许色。

嗔怨谁听,嬴瘦依然独自凭。

无声哭罢,应悔春风时未嫁。

了得秋风,吹老韶华不再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斜如织,滴落胭脂些许色。
嗔怨谁听,嬴瘦依然独自凭。
无声哭罢,应悔春风时未嫁。
了得秋风,吹老韶华不再浓。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织一般,滴落的雨水染上了些许胭脂的颜色。
我在怨恨谁能听到我的心声,憔悴的我依旧一个人倚靠在这里。
默默哭泣之后,我想必会后悔在春风里没有嫁人。
如今秋风已经吹来,年华渐渐老去,容颜再也无法如昔日那般浓艳。

注释

  • 胭脂:一种化妆品,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色彩。
  • 嬴瘦:形容人消瘦的样子,表示因忧愁而变得憔悴。
  • 春风时未嫁:指的是在春天时没有嫁人,表达了对过往选择的悔恨。
  • 韶华:形容年轻的美好时光,通常与美丽和青春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生于当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著称。其作品多关注人性与自然的结合,常在传统诗词形式中融入现代情感。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 其十七 花之懊悔》创作于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反映了对青春流逝和个人选择的思考。诗中传达了女性在岁月流逝中对爱情和婚姻的反思与悔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性因春风未嫁而感到的懊悔与孤独。开头的“雨斜如织”用细雨描绘出一种柔和而又忧伤的氛围,仿佛是对过往青春的怀念。雨水滴落带来的胭脂色,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是失去的暗示,暗示着青春的流逝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嗔怨谁听”的表达,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有怨恨,也无人倾诉,这种情感的孤立感让人更加怅然若失。无声的哭泣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深渊,似乎在反思自己的选择,后悔在最美的春天未能抓住爱情的机会。

最后两句“了得秋风,吹老韶华不再浓”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风的吹拂象征着岁月的无情,韶华的褪色让人无奈。整首诗在情感的层层推进中,展现了对青春、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悔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斜如织,滴落胭脂些许色:描绘春雨细密的场景,雨水如织物般斜落,带有女性妆容的色彩,暗示青春的美好。
  2. 嗔怨谁听,嬴瘦依然独自凭:表达内心的委屈与孤独,自己虽有怨言却无人理解。
  3. 无声哭罢,应悔春风时未嫁:无声的哭泣后,产生对过去未婚的悔恨,春天本是恋爱和嫁娶的好时节。
  4. 了得秋风,吹老韶华不再浓:感叹秋风的到来,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青春的美丽已不复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织物,增强了情境的柔美与忧伤。
  • 拟人:将春风与秋风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对比,展现了春与秋、青春与衰老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和爱情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惋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诗人传达了女性在爱情面前的无奈与悔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忧伤与柔情,反映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胭脂:象征美丽与青春,隐喻失去的爱情。
  • 春风:象征希望与爱情的契机,后悔未能把握。
  • 秋风: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无情,暗示青春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斜如织”意指什么? A. 雨很大
    B. 雨细密如织物
    C. 雨下得很慢

  2. 诗人对“春风时未嫁”的感受是? A. 满意
    B. 后悔
    C. 无所谓

  3. “了得秋风,吹老韶华不再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秋季的喜爱
    C. 对婚姻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作:同样探讨青春与情感的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爱情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崔荣江《减字木兰花 其十七 花之懊悔》与李清照《如梦令》
    • 崔的作品中多了一份对选择的后悔,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流露出对失去爱情的愁苦。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女性在爱情与时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崔荣江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