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秋深落叶》

时间: 2025-01-01 13:30:52

如血,如蝶,荒林坠睫,杪间飘瞥。

冷然拈出木之心,自喑:白头当可簪。

这般葬去微香韵,或焚烬,或待来生信。

曼歌中,说始终,烈风,结霜华已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血,如蝶,荒林坠睫,杪间飘瞥。冷然拈出木之心,自喑白头当可簪。这般葬去微香韵,或焚烬,或待来生信。曼歌中,说始终,烈风,结霜华已浓。

白话文翻译:

如同鲜血般的色彩,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荒凉的森林中落下眼睫,秋末时分的飘动显得格外轻盈。冷静地取出树木的心,默默吟唱着白头时光当能用来簪发。这样的香韵被埋葬,或许会被焚烧,或期待来生的信念。在悠扬的歌声中,诉说着始终,狂风已至,霜花也愈加浓烈。

注释:

  • 如血:形容颜色鲜红,暗指秋叶的颜色。
  • 如蝶:比喻秋叶的飘落轻盈如蝴蝶翩翩起舞。
  • 荒林:指荒凉的森林,象征孤独与凋零。
  • 杪间:秋末时节。
  • 拈出木之心:取自树木的心,象征内心的情感或灵魂。
  • 白头可簪:指老年时的稳重和智慧。
  • 葬去微香韵:将微弱的香气埋葬,象征曾经的美好被遗忘。
  • 烈风,结霜华已浓: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寒冷与凋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添雪斋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关注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关系。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悟,透过对落叶的描写,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思考。

诗歌鉴赏:

《河传 秋深落叶》通过生动而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相结合。首句“如血,如蝶”便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色彩斑斓与生命的脆弱,仿佛在说,虽然生命如此短暂,但其美丽却值得珍惜。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在诗中,荒林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冷然拈出木之心”体现了诗人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与反思,似乎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最后的“烈风,结霜华已浓”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深邃而细腻,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悲凉,同时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如血,如蝶”:将秋叶的颜色与蝴蝶的轻盈相比较,强调秋季的生动与脆弱。
    2. “荒林坠睫”:描绘了孤独的场景,增强了诗中凋零感。
    3. “冷然拈出木之心”:象征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探寻,反映出一种冷静与思考。
    4. “自喑白头当可簪”:表达对老年生活的向往与淡淡的忧伤。
    5. “葬去微香韵”:象征往事的埋葬,反映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6. “或焚烬,或待来生信”: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
    7. “烈风,结霜华已浓”:以自然景象结束,给人一种时间无情的感受。
  •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如血,如蝶”将秋叶比作鲜血与蝴蝶,增强了表现力。
    2. 拟人:如“冷然拈出木之心”,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3. 对仗:如“或焚烬,或待来生信”,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深落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思过往的美好与未来的不确定,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 如血:象征秋天的色彩,传达生命的热烈与短暂。
  • 如蝶:象征自由与脆弱,暗示生命的美丽。
  • 荒林:象征孤独与凋零,反映内心的孤寂。
  • 烈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 霜华:象征生命的结局与寒冬的到来。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血,如蝶”指的是: a) 生命的短暂 b) 秋叶的颜色 c) 蝴蝶的舞蹈
    2. “冷然拈出木之心”表达了诗人的: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内心的探寻 c) 对老年的向往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秋天的赞美 b) 人生的无常与思考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
    2. 《秋夕》杜甫
    3. 《登高》王之涣
  •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河传 秋深落叶》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河传 秋深落叶》则更深入探讨生命的无常与哲理。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当代诗人访谈录》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