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逢邻女
日高邻女笑相逢,
慢束罗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绿水,
参差羞杀白芙蓉。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高照的时候,邻家的女子与我相遇,
她慢慢地束起罗裙,半露出胸前的肌肤。
不要在秋天的池塘边照着绿水,
那样的身影会让白色的芙蓉花都感到害羞。
注释:
- 日高:太阳高照,表示时间是中午或正午。
- 邻女:邻居的女子,指邻家女孩。
- 慢束:慢慢地束起裙子,意指动作轻柔。
- 罗裙:用轻薄的丝绸制成的裙子。
- 半露胸:半露出胸部,暗示了青春的美丽和娇羞。
- 莫向:不要对着。
- 秋池:秋天的池塘。
- 照绿水:映照在绿水中。
- 参差:形容参差不齐,形态不一。
- 羞杀:羞得让人心动,形容美丽的事物让人心生怜爱或惊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使用了自然景物与女性美的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常见的以景衬情的手法。秋池和白芙蓉的意象常常用来描绘美丽而又稍显羞涩的女性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濆是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风多样,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尤其喜爱表现青春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诗作出现在唐代,这是一个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邻女的美丽,反映出对青春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逢邻女》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诗人邂逅邻家女子的情景。诗中使用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子的青春美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诗的开头“日高邻女笑相逢”,便给人一种明朗而愉悦的氛围,透出诗人与邻女之间友好的互动。
接下来的“慢束罗裙半露胸”,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女子的婉约之美与青春的娇羞,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而“莫向秋池照绿水”,则引导读者思考,映照在水中的形象,或许会激起过多的关注和对比,形成一种微妙的羞涩感。
最后一句“参差羞杀白芙蓉”,将女子的美与自然中的芙蓉花相提并论,强调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整首诗以优雅的语调和细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与生活的美好,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高邻女笑相逢:在阳光高照的日子里,邻家的女子与我相遇,笑声盈盈,暗含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 慢束罗裙半露胸:她缓缓束起轻薄的裙子,露出一部分的肌肤,给人一种柔美而羞涩的感觉。
- 莫向秋池照绿水:不要在秋天的池塘边照映绿色的水面,暗示着映照所带来的自我意识与不安。
- 参差羞杀白芙蓉:她的美丽让白色的芙蓉花都感到羞愧,形象地展现了女子的娇羞和优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邻女的美与白芙蓉相提并论,强调其美丽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邻女的描绘,表现出青春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意象分析:
- 邻女: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 罗裙:轻盈的裙子,体现女性的柔美与婉约。
- 秋池:自然景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秋天的静谧。
- 白芙蓉:象征着纯洁与美丽,与邻女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其娇羞和独特的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高邻女笑相逢”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阴雨天的相遇
- B. 阳光明媚的相遇
- C. 夜晚的相遇
-
“莫向秋池照绿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羞涩
- C. 冷漠
-
白芙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美丽与纯洁
- C. 忍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周濆的《逢邻女》与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但前者更侧重于青春的美丽,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相关唐代诗人传记与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