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驼鼓村村应,传更趣进程。
草肥凉露白,树薄晓风清。
帐殿横金屋,毡房簇锦城。
属车流水度,细点侍臣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驼鼓村的晨景,村中传来鼓声,仿佛在催促人们开始新的一天。草地肥沃,露水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白,树木在清晨的微风中显得轻盈。帐篷和华丽的宫殿相互映衬,毡房和锦城交织在一起。车水马龙,侍臣们的名字被细细点出,显示出一幅繁忙而又生动的场景。
注释:
- 驼鼓:指一种鼓声,可能是村中早晨的号角,传递一种生活的节奏。
- 草肥凉露白:形容草地肥沃,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显得洁白。
- 帐殿横金屋:描述了帐篷和华丽的宫殿并排而立的景象。
- 毡房簇锦城:指的是以毡子为材料的房屋与华丽的城市相互辉映。
- 属车流水度:形容车水马龙,流动的人和车,显示出生活的繁忙。
- 细点侍臣名:指细致地记录下侍臣的名字,可能暗示着等级和身份的区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桷(?-约1320年),元代诗人,字子华,号道林,原籍江西,后居北京。袁桷以其风格清新、用词精准而著称,是元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情景交融,形式多样。
创作背景:
《上京杂咏十首》是袁桷在北方游历时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他所见的驼鼓村的早晨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生活的景象。诗中透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们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驼鼓村的晨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感。诗人通过“驼鼓村村应”开篇,设定了一个早晨的场景,鼓声唤醒了沉睡中的村庄,传递出一种生活的节奏和生机。接着“草肥凉露白,树薄晓风清”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时分,草地的肥沃与露水的晶莹,空气中的清新感扑面而来,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在“帐殿横金屋,毡房簇锦城”中,诗人将不同的居所并置,显示出社会的多样性与繁荣,富丽的宫殿与朴素的毡房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属车流水度,细点侍臣名”,描绘了一幅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侍臣的名字被细致地记录,暗示着社会的等级和秩序,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忙生活的感叹与思考。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自然美的感悟,体现出元代诗歌中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驼鼓村村应:村中传来鼓声,唤醒人们,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传更趣进程:传递着更替的时间,表达生活的节奏。
- 草肥凉露白:描绘清晨草地的肥沃和露水的清白,展现自然的生机。
- 树薄晓风清:树木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增添了清晨的宁静氛围。
- 帐殿横金屋:帐篷与华丽的宫殿并排,展现出不同的居住形式。
- 毡房簇锦城:毡房与锦城的结合,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 属车流水度:车水马龙的景象,展现出繁忙的生活状态。
- 细点侍臣名:记录侍臣的名字,体现社会的等级与秩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肥凉露白,树薄晓风清”,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草地、露水、帐篷与宫殿,构成了丰富的意象。
- 比喻:用生动的比喻描绘自然景象,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清晨自然景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多样性,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思考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驼鼓:象征着生活的节奏和开始。
- 草肥:代表着自然的丰饶与生机。
- 凉露: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清新。
- 帐殿、金屋:象征着社会的繁荣与多样性。
- 车水:表现出生活的忙碌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肥凉露白”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丰收的田野
- B. 清晨的草地
- C. 日落的黄昏
-
“帐殿横金屋”中的“金屋”指的是什么?
- A. 宫殿
- B. 金矿
- C. 商店
-
诗中描述的“细点侍臣名”体现了什么?
- A. 生活的闲适
- B. 社会的等级与秩序
-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袁桷与孟浩然:袁桷的诗多描绘生活的细腻观察,而孟浩然则更关注自然景色的宏大与宁静。
- 袁桷与李白:袁桷的作品展现社会生活的细节,而李白的诗歌则常表现豪放与个性自由,两者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袁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