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江南 镜泊湖上看姊妹山
作者: 黄绮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常结伴,姊妹卧湖边。天意催妆羞晏起,波平云抹照双鬟。破镜羡人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姊妹山在湖边相依的美丽景象。似乎是上天在催促她们化妆,羞怯地迟迟不愿起身。湖面平静如镜,云影轻轻拂过,照映出她们的双鬟(发髻)。破碎的镜子让人羡慕那完美的圆满。
注释:
- 常:经常,常常。
- 结伴:一起,相伴。
- 姊妹:这里指的是姊妹山,形象化为两个姐妹。
- 催妆:催促打扮,暗指山的美丽。
- 羞晏起:羞怯而不愿早起。
- 波平云抹:湖面平静,云朵轻轻拂过。
- 双鬟:指两个发髻,形容女子的美丽。
- 破镜羡人圆:破碎的镜子让人羡慕那圆满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著称,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一首诗创作于诗人对镜泊湖的游览之际,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之情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忆江南 镜泊湖上看姊妹山》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姊妹山的美丽与湖面的宁静。整首诗如同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诗人以“姊妹”作为山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亲切感受,仿佛这两座山就像她的姐妹,静静地卧在湖边,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
“天意催妆羞晏起”,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结合,赋予了山一种羞怯的性格,使得诗中不仅有自然的静谧,还有一种青春的情感在流淌。这种人性化的描绘使得山水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诗人用“波平云抹照双鬟”一语描绘了湖面如镜、云影轻拂的美丽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破镜羡人圆”则引人深思,寓意着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现实常常是破碎的,但理想的圆满总是在心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结伴,姊妹卧湖边:日常相伴的姊妹山安静地依偎在湖边,展现了自然的亲密关系。
- 天意催妆羞晏起: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仿佛上天在催促她们美丽的打扮,却又显得羞怯,不愿早起。
- 波平云抹照双鬟:描绘出湖面平静如镜,云影轻拂,映照出女子的美丽发髻,展现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 破镜羡人圆:用破碎的镜子比喻现实生活的遗憾,反衬出人们对完美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山比作“姊妹”,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 比喻:用“破镜”隐喻人生的遗憾与对完美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人对完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姊妹山:象征自然的和谐与亲密。
- 湖面:象征宁静与平和。
- 双鬟:象征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 破镜:象征遗憾与不完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姊妹”指的是: A. 诗人的姐妹
B. 姊妹山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B -
“波平云抹”中的“波平”形容的是: A. 湖面平静
B. 风浪很大
C. 天空晴朗
答案:A -
诗中的“破镜羡人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完美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黄绮的《忆江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黄绮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壮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