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隐者》

时间: 2025-01-14 19:16:38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

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峰隐者
作者: 薛逢 〔唐代〕

烟霞壁立水溶溶,
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
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
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
悔将名利役疏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隐者的生活环境,烟雾缭绕,山壁高耸,水面波光粼粼。小路在悬崖间弯弯曲曲,早晨和黄昏交替。水鸟因人而惧,躲在月光下的深涧中,山羊在石头上跳跃,挂在岩石松树之间。高雅的书斋已经允许与云彩为伴,晚稻丰收又何妨作为客人来舂米?今天见到了你在这隐秘的处所,真后悔将名利的纷扰当作了生活的重担。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霞:指山间的雾气和霞光,形容景色朦胧。
  • 壁立:形容高耸的山壁直立。
  • 沈涧:指深涧,水流深而急的地方。
  • 鸂鶒:一种水鸟,常见于水边,因人而惊。
  • 高斋:指高雅的书斋或居所。
  • :用杵和臼打米,指农村的生活。
  • 嘉遁:指美好的隐居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隐者的生活和对名利的看淡反映了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与恬淡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描写山水和隐士生活著称,风格清新、高远,常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对名利的追逐。诗中表达了隐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五峰隐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高远的氛围。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展现出隐者所处的环境:烟霞缭绕的山壁,波光粼粼的水面,鸟兽因人而惊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的生机和隐者的孤寂。后四句则转向隐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高斋既许陪云宿”,暗示隐者的生活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而安详。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隐者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对比,诗人反映出一种对名利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华世界的无奈和悔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霞壁立水溶溶:自然景色描写,展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
  2. 路转崖回旦暮中:描写小路曲折,穿越在崖壁之间,早晚交替的动感。
  3. 鸂鶒畏人沈涧月:水鸟因人而惧,表明隐者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4. 山羊投石挂岩松:生动形象,山羊在自然中自由地活动。
  5. 高斋既许陪云宿:隐者的书斋与云彩相伴,体现了高雅的生活。
  6. 晚稻何妨为客舂:隐者的生活虽简朴,但丰收的晚稻也能作为美好的享受。
  7. 今日见君嘉遁处:与隐者相见,感慨隐逸生活的美好。
  8. 悔将名利役疏慵:反思自己曾经追逐名利的生活,内心的悔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隐者生活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对仗:如“旦暮中”与“沈涧月”,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内心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 高斋:代表高雅、清净的生活。
  • 晚稻:象征丰收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斋”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高雅的书房
    C. 一种乐器

  2. “鸂鶒畏人沈涧月”中的“沈涧”指的是什么? A. 浅水
    B. 深涧
    C. 河流

  3. 诗中提到的“悔将名利役疏慵”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珍惜
    C.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薛逢的《五峰隐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王维的诗中更强调秋天的氛围和自然的变化,而薛逢则更注重隐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者与自然: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