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骑》
时间: 2025-01-19 15:3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兵印长封入卫稀,
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
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
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
血迸金疮卧铁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开头提到边防的兵员稀少,天空湛蓝,云彩消散,初霜微微显现。接着描绘浐川的桑树已经落叶,雕鸟开始下飞,渭河畔的稻谷已经收获,兔子正肥壮。接下来描述了田间的音乐声清晰如言语,草地上的骑马飞奔。最后却感叹在万里之外的边防,黄云笼罩,士兵身负重伤,卧在铠甲之下,鲜血直流。
注释:
- 兵印:指军队的印信,象征军队的存在。
- 卫稀:边防的士兵稀少。
- 碧空:形容天空的清澈蔚蓝。
- 霜微:初霜刚刚出现,天气转寒。
- 浐川:地名,指的是陕西的浐河。
- 禾收:稻谷收割,象征丰收的季节。
- 兔正肥:兔子正肥壮,暗示丰收后的安逸。
- 岂知:难以想象。
- 黄云戍:形容边防的荒凉与戍楼的孤寂。
- 血迸金疮: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伤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及战斗场景。他的诗歌常常充满豪情,展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
《猎骑》创作于唐代边疆动荡时期,诗人身处边塞,目睹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描写骑马猎猎的场景,表现出对士兵生活的关注与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诗歌鉴赏:
《猎骑》是一首充满震撼力的边塞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防士兵的艰辛与战争的残酷。开篇以“兵印长封入卫稀”点出边防士兵的稀少,传达出一种孤寂感。接着描绘四季的变迁,初霜的出现、桑树的落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田间的丰收与田野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对立。最后两句则将全诗推向高潮,士兵们虽然身负重伤,但仍在为国家奋战,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衬托出战争与和平的对立,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诗人不仅在描绘战争的残酷,更是在强调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在唐代的诗歌中也极为常见,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兵印长封入卫稀:边防兵员稀少,军队的印信长久未用,暗示兵员不足。
- 碧空云尽早霜微:晴朗的天空下,云彩消散,初霜已经显现,描绘出清冷的环境。
- 浐川桑落雕初下:浐川的桑树已经落叶,雕鸟开始下飞,表现出季节的变迁。
- 渭曲禾收兔正肥:在渭河边,稻谷丰收,兔子长势肥壮,形成和平的景象。
- 陌上管弦清似语:田间乐声清晰如言语,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 草头弓马疾如飞:骑马的人在草地上飞奔,表现出边塞的生活场景。
- 岂知万里黄云戍:难以想象在遥远的边防,士兵们忍受孤独。
- 血迸金疮卧铁衣:士兵们身负重伤,鲜血直流,体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和平的丰收景象与战争的惨烈场景进行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如“兵印”、“初霜”、“兔正肥”等意象的使用,营造出诗中复杂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士兵在边防的艰辛与无奈,抒发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印:象征着军队的存在与责任。
- 碧空:代表着宁静与希望。
- 初霜:引出季节的变迁,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禾收:象征着丰收与安宁。
- 草头弓马:展现出边疆生活的豪情与奔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浐川”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陕西
- C. 河南
- D. 四川
-
诗中的“血迸金疮”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的残酷
- C. 丰收的喜悦
- D. 乡愁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和平
- B. 描绘自然风光
- C. 表达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向往
- D. 描述个人情感
答案:
- B. 陕西
- B. 战争的残酷
- C. 表达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边塞生活,但更强调壮观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别董大》:同样表达了对士兵的关心,但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