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焚香》
时间: 2025-01-01 19:1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焚香
作者: 吴嘉谟〔近代〕
院宇深,云鬟小。
风案尘消,更把炉烟袅。
三沐三熏时最好。
篆怕风嘘,帘下银钩早。
玉漏迟,铜壶杳。
郁郁葱葱,一缕情多少。
记得鸳鸯衾惯抱。
午梦醒时,细细添龙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院落,环境深邃,女子的发髻轻巧。微风吹过,尘埃消散,香炉的烟雾袅袅升起。三次沐浴、三次熏香的时光是最美好的。香篆怕被风吹灭,窗帘下的银钩早已挂起。时光慢慢流逝,铜壶里水的滴落声也变得遥远。郁郁葱葱的景象中,情感如一缕轻烟一般,难以捉摸。还记得那双鸳鸯被子温暖的怀抱。午梦醒来时,细细地添加龙脑香。
注释:
字词注释:
- 院宇深:指院落深邃、幽静。
- 云鬟小:云鬟,是古代女子的发饰,形状如云;小,形容其精致。
- 风案尘消:微风吹来,尘埃消散。
- 炉烟袅:香炉冒出的烟雾轻柔缭绕。
- 三沐三熏:指三次沐浴和三次熏香的过程,表现一种生活的闲适。
- 篆怕风嘘:香篆害怕被风吹灭。
- 玉漏:指漏壶,测量时间的器具。
- 铜壶杳:铜壶里的水声渐渐遥远。
- 鸳鸯衾:鸳鸯被,象征温暖的情感。
典故解析:
“鸳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爱情和忠贞的鸟类,常用于形容夫妻或情侣之间的感情。这里提到的“鸳鸯衾”代表着温暖和亲密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嘉谟,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擅长词曲,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节,表现对情感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在院落中焚香,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苏幕遮·焚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令人向往。诗的开头便以“院宇深,云鬟小”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空间,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深邃的院落。接着,诗人以“风案尘消”描绘了微风带走尘埃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香炉烟袅”则引入了焚香的主题,香气缭绕,象征着一种优雅和安宁的生活状态。而“三沐三熏时最好”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珍惜,三次沐浴和熏香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修养。
后半部分“玉漏迟,铜壶杳”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感知。时光缓慢流逝,情感在这种宁静中悄然升腾。“记得鸳鸯衾惯抱”使得整首诗在温暖的情感中收尾,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细腻而温柔的爱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写照,更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宇深,云鬟小:描绘了一个深邃的院落和女子精致的发型,营造出一个静谧的环境。
- 风案尘消,更把炉烟袅:微风将尘埃吹散,香炉中的烟雾轻柔升起,表现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氛围。
- 三沐三熏时最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香气和清洁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 篆怕风嘘,帘下银钩早:香篆害怕被风吹灭,窗帘下的银钩早已挂起,暗示着一种细腻的生活情趣。
- 玉漏迟,铜壶杳: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悠长和宁静。
- 郁郁葱葱,一缕情多少:郁郁葱葱的场景中,情感如同一缕轻烟,让人难以捉摸。
- 记得鸳鸯衾惯抱:提到鸳鸯被,象征着温暖的情感,强调了亲密的关系。
- 午梦醒时,细细添龙脑:午梦醒来,诗人细心地添加香料,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的珍惜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炉烟袅”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香气缭绕的情景。
- 拟人:如“玉漏迟,铜壶杳”,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物品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刻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焚香为引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细腻情感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院宇:象征宁静、深邃的生活环境。
- 云鬟:代表女子的柔美、精致。
- 炉烟:象征安宁、雅致的生活气息。
- 鸳鸯衾:象征温暖、爱情和亲密的关系。
- 龙脑:一种香料,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鸳鸯衾”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乡情 -
填空题:诗中“风案尘消”的意思是_____。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厌倦。 (对/错)
答案:
- B
- 微风将尘埃吹散。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的美好,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 《更漏子》: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吴嘉谟及其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