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道中》
时间: 2025-01-04 09:22: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河道中
作者:金銮 〔明代〕
丛台北向通燕谷,
曲渚西流绕蓟门。
归鸟乱啼原上树,
夕阳多照水边村。
因悲俗吏趋三辅,
曾有新诗寄陆浑。
岁岁别来春又暮,
几回芳草怨王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河道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丛台北面通向燕谷,曲折的小河流向西边,绕过蓟门。接下来的两句则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归来的鸟儿在树上喧闹,夕阳洒照在水边的村落上。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官吏的悲哀,他们向往三辅之地,而自己却只能将新诗寄托给陆浑。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年岁岁,春天又到,芳草却令他怨恨王孙。
注释
- 丛台:指丛台,是古代的一种建筑,通常用于观景。
- 燕谷:燕国的山谷,地理位置,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
- 曲渚:小河中的沙洲。
- 蓟门:古代北京的一个地名。
- 归鸟:指返回栖息地的鸟,象征着乡愁和归属感。
- 夕阳:日落时的阳光,富有诗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三辅:古代地名,指的是长安附近的地区,常与官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 陆浑:地名,可能是诗人寄情的地方。
- 王孙:古代贵族的后代,象征着高贵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銮,明代诗人,生活在历史变迁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金銮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北河道中》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古诗,透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丛台北面通向燕谷的景象,河流环绕着蓟门,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更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接着,归鸟的喧啼与夕阳的照耀,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显寂寞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人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情感的波动也逐渐显现。他因对「俗吏」的悲叹而感到沉重,似乎在揭示当时官场的腐败与无能。通过新诗寄托于陆浑,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最后两句,岁岁春暮,芳草怨王孙,诗人更是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个人情感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有对外界的描绘,又有对内心的探寻,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丛台北向通燕谷:描绘了丛台的方向,指向美丽的燕谷,展现出自然的开阔与宁静。
- 曲渚西流绕蓟门:小河蜿蜒流向西边,环绕着古老的蓟门,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 归鸟乱啼原上树:归来的鸟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夕阳多照水边村:夕阳的余晖洒在水边的村落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乡村画面。
- 因悲俗吏趋三辅:因对官吏的悲哀而感到不安,暗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曾有新诗寄陆浑:曾经有过新的诗篇寄托在陆浑,表明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 岁岁别来春又暮:每年都在经历离别,春天又一次来到,时间的流逝令人感伤。
- 几回芳草怨王孙:多次在芳草中感受到对王孙的怨恨,象征着对不如意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归鸟和夕阳比作温暖与归属,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通过“归鸟乱啼”赋予鸟儿生命与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归鸟乱啼”和“夕阳多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不满,结合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台: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归鸟:象征着归属与思念。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芳草: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丛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建筑
B. 一种植物
C. 一片草地 -
诗人对“俗吏”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感到欣赏
B. 感到悲哀
C. 感到愤怒 -
“夕阳多照水边村”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乡村的宁静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北河道中》: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春望》更关注于国家的命运,而《北河道中》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北河道中》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