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时间: 2025-01-07 20:42:45

此去京城五千里,川途修阻万山峨。

好山好水且消遣,欲说离愁将奈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宋褧 〔元代〕

此去京城五千里,川途修阻万山峨。
好山好水且消遣,欲说离愁将奈何。

白话文翻译

这次前往京城的路途有五千里,沿途山川险峻,阻隔重重。
面对这美丽的山水,我不妨暂时消遣一下,然而心中所蕴的离愁又该如何诉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去:指这次出发。
  • 京城:指的是当时的都城,通常是指北京或南京。
  • 川途:山川的道路,指旅途。
  • 修阻:修通的阻碍,形容道路艰难。
  • 万山峨:形容山峰重重,高耸入云。
  • 消遣:打发时间,放松心情。
  • 离愁:离别的愁苦。
  • 奈何:如何,怎么办。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无明显典故,但提到的“京城”与“离愁”在古诗词中常常体现出士人对仕途和离别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前途和故乡的思考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褧,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元代文学中有一定影响。他的诗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从温州前往处州的途中,正值旅途艰辛之时,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虽然心有所感,却又因离愁而感到无奈。此时的历史背景可能与元代社会的动荡有关,诗人心中对故乡与前途的矛盾情感在此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与自然景观。开头两句,诗人以“此去京城五千里”开篇,设定了一个长途跋涉的背景,接着提到“川途修阻万山峨”,不仅描绘了山川的雄伟,也隐喻了旅途的艰险与不易。诗人在此时却不禁感叹:“好山好水且消遣”,透过此句,诗人展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似乎在逃避旅途的烦忧。

然而,诗人内心的离愁却在随后的“欲说离愁将奈何”中显露无遗。尽管身处美丽的环境,内心的苦闷却难以言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首诗不仅是对旅途的记录,也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恋。诗的情感深邃而复杂,令人感同身受,展现了元代士人内心的脆弱与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去京城五千里:此句明确了诗人出发的目的地和旅途的遥远,强调了行程的艰辛。
  • 川途修阻万山峨:此句通过“修阻”表达了道路的困难和山峦的雄伟,突出了自然环境的险峻。
  • 好山好水且消遣:诗人转而欣赏路途中的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尝试在美景中找到慰藉。
  • 欲说离愁将奈何:最后一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愁苦,突显出离别的痛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川途修阻”与“万山峨”,形成整齐的对仗。
  • 比喻:山水的描绘实际上隐喻着人生命途中的艰难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反映出人们在面对现实与理想时的情感挣扎,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城:象征理想与目标。
  • :象征阻碍与艰辛。
  •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思念。
  • 离愁:象征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此去京城五千里”中的“京城”指的是哪里?
    A. 北京
    B. 南京
    C. 长安
    D. 不明确
    答案:D

  2.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A. 此去京城五千里
    B. 好山好水且消遣
    C. 川途修阻万山峨
    D. 欲说离愁将奈何
    答案:B

  3. 诗中的“离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情感,诗中通过对朋友的祝福与对前途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而宋褧的作品则更显得沉重与无奈。
  • 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出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与宋褧的叹息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论》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