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时间: 2025-01-06 06:57:42

竹林塘西越女归,双双采莲歌夕晖。

兰舟荡桨忽分去,两岸风花高下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林塘西越女归,双双采莲歌夕晖。兰舟荡桨忽分去,两岸风花高下飞。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塘西,越国的少女归来,双双采莲,在夕阳下欢唱。轻舟摇曳,忽然分开,两岸的风花随风飘舞,高低错落。

注释:

  • 竹林塘:指竹林旁的水塘。
  • 越女:指越国的女子,常用以指代美丽的女子。
  • 夕晖:夕阳的余晖,形容黄昏时的光线。
  • 兰舟:指轻巧的船只。
  • 荡桨:划动船桨。
  • 高下飞:形容风中的花瓣飞舞,形态各异。

典故解析:

“越女”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象征美女,可能源于《越女词》,表现了对越国女子的赞美。诗中提到的采莲,历史上有采莲女的传说,通常与爱情和青春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佐,元代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民间生活和自然景色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越女采莲的平和场景,表现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竹枝词》描绘了两个越国少女在夕阳下采莲的情景,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在夕阳的映照下,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与轻舟荡漾的情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的开头明确地点出了时间和地点,迅速引入了读者的注意。接下来,双双采莲的描写,表现了少女们的青春与纯真,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诗中“兰舟荡桨忽分去”一句,转折之中蕴含了离别的情感,暗示着青春的流逝与人事无常。而“两岸风花高下飞”则借自然景象映射人间的情感,花瓣随风飘舞,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惆怅与恋恋不舍。整首诗在轻松欢快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林塘西越女归:描写地点和人物,设定了一个柔美的环境。
  • 双双采莲歌夕晖:通过动作和声音,表现出少女的活泼和自然的和谐。
  • 兰舟荡桨忽分去:引入离别的情感,反映出人事的无常。
  • 两岸风花高下飞:通过风花的描绘,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花”与青春、爱情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兰舟荡桨”和“两岸风花”,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越女采莲的情景,表达了对青春、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林: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越女:代表美丽与青春。
  • 夕晖:暗示时间的流逝。
  • 兰舟:象征轻盈与自由。
  • 风花:表现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枝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佐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所描写的少女是在做什么?

    • A. 钓鱼
    • B. 采莲
    • C. 游泳
    • D. 织布
  3. “兰舟荡桨忽分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
    • C. 愤怒
    • D. 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王佐的《竹枝词》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描绘,后者则是对离别与思乡情绪的抒发。两者风格迥异,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