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犬行》
时间: 2024-10-16 19:0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犬行》
作者: 陈亮 〔元代〕
沙村月黑无人行,猛兽咆哮绕舍鸣。
时来攫取村中犬,突入篱落居人惊。
韩卢乌喙誇疾足,平地宁知罹虎毒。
十家九室无吠声,更恐穿牢噬黄犊。
君不见岑君昔在魏郡时,吠犬不惊足生氂。
又不见九江当年有循吏,群虎渡河俱远避。
方今政美时复平,那得此物来纵横。
谁能驱屏入穷谷,却使驺虞地上行。
白话文翻译
在沙村月黑时,没有人出行,猛兽在四周咆哮。
那些猛兽趁机抓走村里的狗,突入篱笆里,惊动了居住的人。
韩卢和乌喙犬的脚快如闪电,平地之上怎么能知道遭遇虎豹的毒害?
十家九户都没有犬吠声,更恐怕猛兽穿越牢笼,咬死小牛。
你难道没有看到岑君昔日在魏郡时,犬吠不惊,足以生存?
又难道没有看到九江当年有明理的官吏,群虎渡河都远远避开?
如今政局美好又恢复平静,哪里会有这种猛兽横行?
谁能把猛兽赶入深山,怎么能让驺虞在地上行走?
注释
- 沙村:指偏僻的村落。
- 韩卢乌喙:指两种犬类,以其脚速快而著称。
- 罹虎毒:遭遇虎豹的毒害。
- 循吏:指明理的官吏,善于治理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亮,元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诗歌抒发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狗的悼念,表达了对社会安全的渴望和对人们生活安宁的关注。
诗歌鉴赏
《悼犬行》通过描绘一个月黑人稀的沙村场景,展现了猛兽横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恐惧。诗的开头描绘了凄凉的景象,猛兽的咆哮与村民的惊恐形成鲜明对比,深刻表现了安宁生活的脆弱。诗中提到的韩卢犬与乌喙犬,象征着古代人们对守护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十户人家中几乎绝无犬吠,令人倍感忧虑。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指出在过去明理的官吏治理下,虎豹都会避而远之,反衬出当今政局的美好与现实的安宁。整首诗以犬作为引子,表达了对社会安全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味深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沙村月黑无人行”:描绘环境的孤寂与凶险。
- “猛兽咆哮绕舍鸣”:显现猛兽的威胁。
- “时来攫取村中犬”:暗示危机来临。
- “突入篱落居人惊”: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慌。
- 后续句子通过历史的对比,深化了对现实的思考及情感表达。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的对比强化了主题。
- 拟人:猛兽被赋予咆哮的形象,增强恐惧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希望,表达了对安全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沙村:象征偏远与孤独。
- 狗:象征忠诚与守护。
- 猛兽:象征潜在的威胁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韩卢乌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猛兽
B. 两种犬类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地名 -
诗中提到的“循吏”是指什么? A. 无能的官吏
B. 明理的官吏
C. 只顾自己的人
D. 乡村的长老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表现对社会动荡的不安。
- 李白的《月下独酌》:通过月光表达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悼犬行》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忧虑,前者侧重于动物的象征,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