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一 忽忆》

时间: 2025-01-04 07:15:13

天暑易侵行客,更深不息鸣蛙。

清凉还数水边家。

白月青荷如画。

但摘生津甜杏,还冲去腻香茶。

思来夜趣少些些。

忽忆伊人已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暑易侵行客,更深不息鸣蛙。
清凉还数水边家。白月青荷如画。
但摘生津甜杏,还冲去腻香茶。
思来夜趣少些些。忽忆伊人已嫁。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天,行走在外的旅人容易被暑气侵袭,夜深时,蛙声依旧不息。清凉的感觉,还是水边的家乡最为明显。白月映照下,青荷如同画作一般。只摘取那甘甜的杏子,却又冲淡了那浓腻的香茶。思绪来临,夜晚的乐趣少了几分。忽然想起那位已经出嫁的伊人。

注释:

  • 天暑:夏天的炎热。
  • 行客:旅人,外出的人。
  • 鸣蛙:青蛙的叫声,象征夜晚的宁静与自然。
  • 清凉还数:清凉的感觉,还是要数水边的家乡。
  • 白月青荷:白色的月光照在青色的荷叶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 生津甜杏:新鲜的、能使人唾液分泌的甜杏。
  • 腻香茶:浓厚香气的茶,可能带有过重的味道。
  • 思来夜趣少些些:思绪涌来,觉得夜晚的乐趣少了些。
  • 伊人已嫁:那位心中所念的女子已经嫁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荣江,生于当代,是一位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古典诗词的韵味与现代的情感表达,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西江月 其一 忽忆》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夜晚,诗人感受到夏夜的寂静与清凉,联想到故乡的景色以及曾经心中所爱的人,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一 忽忆》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炎炎夏日中漫步,感受到不仅是自然的酷热,还有内心深处的思绪。诗的开头通过“天暑易侵行客”展现了外界的炎热与旅人的孤独。接着,诗人借助夜晚的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感知。

“清凉还数水边家”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水边的家乡成为了心灵的避风港。而“白月青荷如画”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

当想到“但摘生津甜杏,还冲去腻香茶”,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对生活中某种甜美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思来夜趣少些些”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诗人因为思念故人而对夜晚的乐趣感到减少。

最后的“忽忆伊人已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曾经爱慕之人的惋惜与遗憾。整首诗在音乐性与意象的结合下,展现出浓郁的抒情氛围,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暑易侵行客”:夏天的炎热容易影响到外出的旅人。
  2. “更深不息鸣蛙”:夜深时,蛙声依旧不停地鸣叫。
  3. “清凉还数水边家”:在这炎热之中,唯有水边的家乡让人感到清凉。
  4. “白月青荷如画”:白色的月光照在青色的荷叶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
  5. “但摘生津甜杏”:只摘取那甘甜的杏子来解渴。
  6. “还冲去腻香茶”:却又冲淡了浓腻的茶香。
  7. “思来夜趣少些些”:思念之情涌现,使得夜晚的乐趣减少。
  8. “忽忆伊人已嫁”:忽然想起那位已经出嫁的心上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月青荷”比作画,形象生动。
  • 对仗:如“天暑易侵行客”与“更深不息鸣蛙”,形成对照。
  • 拟人:蛙声的“鸣”,让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自然美景的眷恋以及对失去爱情的惆怅,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暑气:象征生活的压力与困扰。
  • 蛙声: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白月青荷:美丽与宁静的象征,映照内心的向往。
  • 甜杏:生活中的小确幸,寄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伊人:爱情的象征,寄托思念和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暑易侵行客”中的“行客”是指: A. 旅人
    B. 家乡人
    C. 农民

  2. 诗人想起的伊人是什么状态? A. 单身
    B. 已嫁
    C. 失踪

  3. “白月青荷如画”中的“如画”意指: A. 画得不好
    B. 非常美丽
    C. 画画的技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崔荣江的《西江月 忽忆》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的怀念,但崔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孤独,而李的诗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解析》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