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时间: 2025-01-21 08:3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
返观尘世。便摆脱羁么,逍遥能几。
短褐纶巾,斑筇焦尾,便是自家归计。
个人问为何隐,遥指松萝苍翠。
碧霞里。有洞庭猿鹤,交朋知己。无比。
清闲贵。高枕老庄,不尚公侯位。
水夸山鞋,烟蓑月笛,别是一般风味。
安得这些消息,自古神仙网纪。
遂吾忘。任桑田改变,浮生兴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反思与摆脱,渴望追求自由逍遥的心情。诗人提到,身穿简朴的衣物,手持拐杖,便是自己归隐的打算。有人问他为何隐居,他指向那苍翠的松萝。湖面碧波荡漾,洞庭湖的猿鹤相伴,交朋友、知己,真是无可比拟的清闲。诗人认为,安闲是最宝贵的,宁愿安稳地高枕无忧,也不愿追求公侯的地位。水面上夸耀着山的鞋子,烟雾中伴随着月下的笛声,这种生活别有一番风味。古往今来,如何才能得到这样的消息,神仙的传说也未必能全知。于是,诗人选择忘却,任凭世事变迁,浮生的得失。
注释
- 羁么:羁绊、束缚的意思。
- 短褐纶巾:简朴的衣物和头巾,象征归隐生活的朴素。
- 松萝苍翠:指青松与萝卜的苍翠景象,隐喻大自然的美好。
- 碧霞里:形容湖水清澈、天空明朗的景象。
- 洞庭猿鹤:指洞庭湖中的猿猴与仙鹤,象征隐逸生活的伴侣。
- 安得这些消息,自古神仙网纪:表达对古代仙人生活的羡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这首词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元代,元代词风受南宋词的影响,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逃离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喜迁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热爱。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松萝、洞庭湖,都带有一种恬淡与宁静的美感。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权位的蔑视,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整首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短褐纶巾和斑筇焦尾的意象,突显了归隐生活的朴素与真实。与世无争的态度,以及高枕无忧的生活理念,彰显出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的最后部分“任桑田改变,浮生兴废”更是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世事如梦,唯有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超脱的境界,既是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追求物质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返观尘世”:反思尘世的生活。
- “便摆脱羁么”:想要摆脱束缚。
- “短褐纶巾,斑筇焦尾”:描述简朴的隐居生活。
- “个人问为何隐”:有人询问隐居的原因。
- “遥指松萝苍翠”:指向美丽的自然环境。
- “碧霞里”:描绘湖面景色。
- “有洞庭猿鹤”:洞庭湖的猿鹤相伴。
- “清闲贵”:强调清闲的宝贵。
- “高枕老庄”:以老庄哲学为依归。
- “水夸山鞋,烟蓑月笛”:描绘自然人文的美好。
- “安得这些消息”:对神仙生活的羡慕。
- “遂吾忘”:选择忘却世事。
- “任桑田改变,浮生兴废”: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比:世俗与隐逸的对比,突出隐逸生活的宁静。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人生的理想归宿,增强诗意。
- 排比:用简洁的语句展现多样的生活场景,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权力的忽视,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松萝:象征着坚韧与长寿,也代表了归隐的理想境界。
- 洞庭猿鹤: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隐逸生活的伴侣。
- 水、山、月:自然元素,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短褐纶巾”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奢华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田园生活
- D. 商贾生活
-
诗中提到的“碧霞里”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夕阳
- B. 湖面的美丽
- C. 天空的蓝色
- D. 山的轮廓
-
诗人对“公侯位”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蔑视
- C. 忽视
- D. 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理想隐逸生活的经典作品。
- 《归园田居》(陶渊明):同样表达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喜迁莺》与《静夜思》(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喜迁莺》更关注自然的和谐,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词论》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