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次律司理三首》

时间: 2025-01-04 11:06:48

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

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

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

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次律司理三首 赵蕃 〔宋代〕

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 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 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 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白话文翻译:

在长沙已经停留了十天,却还未曾到达湘山。 旧病频繁发作,只能蜷缩在火炉旁。 风大时知道树木落叶,雨细时想起梅花斑驳。 漂泊的生活刚刚开始,还未急着返回林园。

注释:

  • 痁:古代指疟疾。
  • 跧:蜷缩。
  • 木脱:树木落叶。
  • 梅斑:梅花上的斑点,此处指梅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是他在长沙停留期间写给张次律的,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蕃在长沙停留期间,可能是因公务或游历而滞留。诗中透露出他对旧病的担忧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长沙的停留生活,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诗中“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身体的痛苦,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而“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梅花斑驳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的细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诗人已经在长沙停留了十天,但还未曾到达湘山,表达了对未完成行程的遗憾。
  2. “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旧病频繁发作,只能蜷缩在火炉旁,反映了诗人身体的痛苦和生活的困顿。
  3. “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风大时知道树木落叶,雨细时想起梅花斑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梅花斑驳的怀念。
  4. “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漂泊的生活刚刚开始,还未急着返回林园,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风高知木脱”中的“木脱”比喻树木落叶,形象生动。
  • 拟人:“雨细念梅斑”中的“念”赋予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异乡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通过描绘自己在长沙的停留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木脱:树木落叶,象征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凋零。
  • 梅斑:梅花上的斑点,象征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旧疾痁频作”中的“痁”指的是什么? A. 疟疾 B. 感冒 C. 咳嗽 D. 发烧 答案:A

  2. 诗中“风高知木脱”中的“木脱”比喻什么? A. 树木生长 B. 树木落叶 C. 树木开花 D. 树木结果 答案:B

  3. 诗中“雨细念梅斑”中的“念”赋予了什么以人的情感? A. 风 B. 雨 C. 梅 D. 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寄怀二十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背景。